评析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刘商,诗人兼画家。他本人爱画松石树木。这幅题诗的画,也许就是刘商本人的创作。根据诗作的内容,作者是用这一诗一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
开头两句写画石本身,相当于一般抒情诗中的写景。“苍藓千年”与“坚贞一片”是“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的倒文。这两句的大意是:一块古老的长满了青苔的石头出现在画面上,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通过画上的设色充分表现了出来。既赞石,又赞画,亦即自赞。神完气足,犹如累巨石于高冈,为下文的反跌蓄势。
前两句借画说石,后两句便只就“石”生发。它没有顺着上文说下去,却以“那知”二字拗转笔意。“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感叹突如其来,如石破天惊,出人意表。就“石”来说,其“非常之用”,即不同寻常的用途,便是“补天”了。“补天”,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淮南子》、《列子》中都有记载。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缺口,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于是,有一个名叫女娲的神炼制出五色石,补好了天上的缺口。因此后代诗人常把炼石补天作为整顿乾坤、挽回颓势的非常之举。而今作者却生感叹:遇此“补天”机会,却分铢不能得用,如杜甫所谓“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者,谁为其人呢?两句借天上映喻人间,借石头比拟自身。上下两联一起一跌,相反相成,构成一幅完整的贞士不遇图,完足作者本意。
《画石》一诗,明写处画是宾,石是主;暗喻处则石是宾,人是主;天上是宾,人间是主。章法井然,余地宽阔,耐人寻味。
(陈志明 陈长明)
醉后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
送浚上人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赠头陀师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第一拍 胡笳十八拍 其三 第三拍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使余力兮剪余发,食余肉兮饮余血。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
题刘偃庄
何事退耕沧海畔,闲看富贵白云飞。门前种稻三回熟,县里官人四考归。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浏览全部 126 首
大巧
大巧工夫本不全,清光凿破未教圆。岂无妙补苍穹手,修满冰轮送上天。
观庆云图
五云从表瑞,藻绘宛成图。柯叶何时改,丹青此不渝。非烟色尚丽,似盖状应殊。渥彩看犹在,轻阴望已无。方将遇翠幄,那羡起苍梧。欲识从龙处,今逢圣合符。
摆绣鸡 其二
一片垂丹臆,鲜明锦不如。殷红间深翠,半敛又全舒。未遇夺真画,犹虚博物书。虽非孔鸾比,傥可诧其余。
北归过永永守赵君宰置酒万石亭
三湘陌上逐臣归,万石亭中送客时。拄杖披榛行莽苍,汲泉磨藓看魁奇。天倾五色遗娲补,谷变千年出岘碑。何似溪边小桃李,向人膏面出风姿。
赠相者非常眼
已分山林著此臞,一科端不补遗余。朝来忽遇非常眼,废却窗前半日书(同上书页四四六)。
题马远画梅四幅 其二
铢衣翠盖映朱颜,未识何年入帝关。默被画工传写得,至今犹似在衡山(朱颜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