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随园诗话》:宋人《渔父词》云“归来月下渔舟暗,认得山妻结网灯”,又云“不愁日暮还家错,认得芭蕉出槿篱”,二语相似,余寓西湖放生庵,夜深断桥独步,常恐迷路,望僧庵灯影而归,方觉二诗之妙。
《唐诗鉴赏辞典》: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何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象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
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象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陶慕渊)
江南曲
偶向江边采白蘋, 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 暗掷金钱卜远人。
出塞 其一
葱岭秋尘起,全(一作收)军取月支。山川引行阵,蕃汉列旌旗。转战疲兵少,孤城外救迟。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
山中寄韦钲
懒成身病日,因醉卧多时。送客出谿少,读书终卷迟。 幽窗闻坠叶,晴景见游丝。早晚来收药,门前有紫芝。
山中访道者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V 牙断行处,光滑猿猱迹。忽然风景异,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头,残云蒸气白。隔窗梳发声,久立闻吹笛。 抱琴出门来,不顾人间客。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落叶埋长松,出地才数尺。曾读上清经,知注长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题树下禅师(一作僧)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相和歌辞·挽歌二首
阴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见人切肺肝,不如归山好。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浏览全部 87 首
题石竹
翠叶枝低雨过时,钓台石上影离离。记得月明江浦夜,舟人解唱竹枝词。
杂曲歌辞 竹枝 其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南乡子 其二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 其一
楚女唱桃叶,楚巫歌竹枝。壮士抚长铗,语阑亦兴悲。君看拱把松,中有千岁姿。蕣华不及夕,柯叶漫成篱。
舟行即事
钓艇横溪水,渔罾搭槿篱。年丰翁自乐,酒熟客先知。凉吹生蘋叶,斜阳恋竹枝。苦吟浑未就,倚柂立移时。
白扇
越罗如雪紫竹枝,江南白波生藕丝。乘鸾儿女上天去,明月动引清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