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即事 其二
江梅玉立故清妍,心友猗兰弟水仙。终日相看静无语,一时风味也堪怜。
自警
忿燥肝或裂,惧剧胆能破。吾身幸无苦,及兹无乃过。虚中阅万物,谷响聊应和。可令蟆蚀月,竟作蚁随磨。根危实易感,骤咽忽已唾。何当安如山,持用警昏惰。
武担山感事 其三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閒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和答吴斗南赏木芙蓉见怀
曾向荆州一笑同,淋漓江汉酒千钟。夹城云盖迎珠履,满眼霜花照玉容。万里壮游前日事,十年此会几时重。忆君席上多新作,醉笔如飞纸不供。
挽曾原伯大卿 其三
天下张廷尉,君王付老成。不辞劳日夜,初岂为恩荣。竹隐今年志,萱堂晚岁情。全归虽不恨,此段渺难平。
杖锡山
万杉夹道磴千盘,岩水溪风彻骨寒。坐久云烟过庭角,睡余星斗转阑干。登临不尽山川险,景物无穷世界宽。会得人生安乐法,不须禅板与蒲团。
浏览全部 624 首
书院挂额展筵雅会也戏集诸堂轩斋名作诗
黉馆名初挂,银钩势欲翻。人才蕴秀异,学业扣渊源。俊彦方群集,文章可细论。辉声迈前辈,擢秀蔼诸孙。心友居兰室,天香满桂轩。兹为学者富,难与俗流言。恢义高风倡,同襟旧好敦。池中神鲤足,一一上龙门。
挽南涧先生三首 其一
唐室文公裔,国朝桐树家。学探和静蕴,文嗣一门华。尚拟咨黄发,居成后白麻。公身宁有憾,物论自兴嗟。
挽尤端明 其三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寓言九首 其三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后生论常高,于世复何实。
挽贡南漪三首 其二
燕居宣圣像,侑坐祖黎公。矜佩一朝集,弦歌九族同。夜窗书案雪,春服舞雩风。长使南湖学,千秋纪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