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余大观中偕何袭明登仕同为太学诸生别后二十六年余□ 南迁道清江袭明逆余于新淦之洲上苍颜白发大略相似感叹之余饮酒赋诗以为笑乐袭明笔力雄赡操纸立就凡六七反必用前韵余继和者十二篇云 其二
龙媒去尽马群空,一曲阳春在郢中。浩浩百川齐赴海,蓬蓬万窍总号风。谁怜楚国沈湘客,独有商山避世翁。闾里应容投缓急,风波千里一舟同。
题华盖仙亭大松示柳道士
系舟古巴江,曳杖真仙亭。金舆簇画戟,玉几罗翠屏。堂堂十八公,独立霜中英。魁然十围大,荫此一盖青。翘翘云物外,坐阅秋蒂零。道人依茅栋,蕙帐凄芳馨。苓龟傥可见,长镵斸青冥。一食浣我肠,败履插修翎。
别如老
同舟无胡越,四海皆弟兄。吾人虽晚接,一笑盖已倾。我老未闻道,意行堕沟坑。逢人得推骂,知非愧平生。世乱识真态,涂穷见真情。曳杖扣禅扃,撞钟听靴鸣。小窗风雨夜,对此一榻横。吾身如木偶,春至不复荣。岂无三宿恋,天雨方流行。去去得首邱,归田克残更。
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 望云亭 其一
昔年隐君子,共修地下文。王官竟不返,幸树十里春。哀哉抱长思,恸哭苍山根。肠回日万周,系此三尺坟。伤心閟黄壤,矫首望白云。云去无处所,泪湿冢前麟。
思上人休庵二首 其二
阅世身如梦,捐书语更真。人牛俱不见,棒喝总休亲。败壁虫书藓,空床鼠印尘。滔滔天下士,应不羡知津。
再赋五至堂二首 其二
老衲僧中龙,得度佛三世。苴(《吴郡志》作诛)茅制不借,剖竹作如意。徵心讯空王,礼足依梵帝。住世无三宿,应缘有五至。百年杞国忧,四大偃师戏。应作如是观,浮云本无蒂。
浏览全部 724 首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其十
吾兄昔在朝,屡欲请会稽。誓将老阳羡,洞天隐苍崖。时事乃大谬,宁复守此怀。区区芥子中,岂有两须弥。举眼即见兄,何者为别离。尻舆驾神马,孰为策与羁。弭节过蓬莱,海波看增亏。
回心岭
万仞嵩峰接天远,妖武登封艰步辇。初登峻岭已回心,何事艰难能黾勉。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见王阳临蜀坂。老子山林兴不浅,兴尽中涂犹欲返。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世上风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劝。
崇仙观 其一
浮丘仙袂风中挹,子晋吹笙月下闻。翠盖霓裳君过我,尻舆神马我从君。
偶得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閒。
长至日林泉偕雪林踰凤冈访友联句次其韵
凤皇飞舞结青山,九曲云林第一关。轻棹每从溪口去,短蓑长自岭头还。初阳消息升沈里,二老襟怀啸咏间。此地正堪颐莫景,采芝厎用蹑商颜。
题中隐堂二首 其一
动迹无凝静性通,小松疏竹一堂风。凭山倚市何须问,不隐形骸只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