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而且将读者也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纵目四望,周围是一片多么秀丽的景色啊!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这在平时都不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毕竟显得有点空旷,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便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刘德重)
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夷门歌
七雄(一作国)雄雌犹未分。 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 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 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 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一作奇)谋。 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一作头)送公子。 七十老翁何所求。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听宫莺
春树绕宫墙,宫莺啭曙光(一作春莺次第翔)。忽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隐叶栖承露,攀(一作排)花出未央。游人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埽复开。
浏览全部 425 首
机禅人发心丐田
历历机梭看转旋,衲僧手眼有千千。将知白雪上方饭,出自黄云负郭田。溉灌流金溪口月,耕犁卷幕陇头烟。和泥合水谁家事,参饱元无分外禅。
登辟支岩追次柯竹严先生韵二首 其一
层岩穷胜览,举首近晴空。城郭斜阳外,村墟断霭中。野水连云白,残霞映树红。东南天更远,极目没冥鸿。
巾山广轩
胜景更新数步间,北山游得对巑岏。凭阑愈觉双峰峻,极目无涯六幕宽。特出喧卑资旷达,所临高远壮游盘。炎蒸此地为清暑,莫厌攀跻磴道难。
田头
莫怪田头望,幽怀未易论。诗题随处处,农务自村村。鹭点青山破,牛耕白水翻。出门无半里,归路任黄昏。
新乐道中
村远沙迷岸,桥平水抱城。长途愁马病,短日喜云晴。溪口层流浅,山腰积雪明。晚来新月白,浊酒且同倾。
寄王固子坚时在固陵治田
苏秦六国相,晚被谗慝名。使有东郊田,安得留此声。古今事可知,达人尽躬耕。多君家事治,竭力从老农。白水负郭田,百顷亩一钟。耕亦勿卤莽,耘亦无灭裂。秋成霜满畦,玉粒胜白雪。我怀沮溺心,早晚从君游。且当学林类,行歌复披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