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感寓
残雨倦欹枕,病中时序分。秋(一作寒)虫与秋叶,一夜隔窗闻。虚室对摇落,晤言无与群。冥心试观化,世故如丝棼。但看鸢戾天,岂见山出云。下里(一作一歌)徒击节,朱弦秘南薰。梧桐(一作椅梧)秀朝阳,上有威凤文。终待九成奏,来仪瑞吾君。
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
崇饰山园孝理深,万方同感圣人心。已闻东阁招从事,每向西垣奉德音。公府从容谈婉婉,宾阶清切景沈沈。与君跬步如同舍,终日相期此盍簪。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口翻贝叶古字经, 手持金策声泠泠。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禅诵时, 寥寥挂在枯树枝。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题崔山人草堂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廛尾濑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六成。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浏览全部 416 首
送李端公赴东都
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北行第九十一
清秋望不极(野望),中原杳茫茫(成都)。游子怅寂寥(桔拍渡),下马古战场(遣兴)。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圆景早已满,佳人殊未适。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秋日有怀故人
山人出山去,山鸟长相忆。岁月能几何,诸峰复秋色。孤云在何处,烟水望不极。怊怅多远情,飞鸿杳无迹。
雨中花慢 孤雁
水国秋深,关山月落,孤飞杳杳冥冥。况风高木杪,烟冷芦汀。异地悲凉已极,故乡消息何凭。江城砧杵,塞垣笳角,无比凄清。栖迟何处,怊怅当年,空解脉脉惺惺。休再说天涯只影,烽火曾经。别绪抛原不得,吟魂唤也难醒。谁怜寒杼,较他长笛,添倍伤情。
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 其三
雨岸溪纹蹙,风亭柳带萦。借留无上策,送别有兼程。望杳云间旆,班余野外荆。路从簪玉去,增我故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