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水仙花篇
成阵风作车,宓妃波为茵。良夕忽会遇,明月寒铺银。环佩凌秋空,笙箫亦具陈。何以慰寥廓,乐此相知新。采珠拾翠羽,言笑生华春。赠以金琅玕,捧以白玉人。酌醴动芳气,妙与兰茝纫。欢娱有聚散,美宝无贱珍。至今寒花种,清彻瑩心神。霜皑众蘖藁,孤媚良舒伸。杜鹃望帝魂,啼血何嚚嚚。妃子眠海棠,荒湎焉足邻。姮女手栽桂,光彩相依因。故知蓬瀛姿,不染纤点尘。
中秋集鲍楼作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已是高人难会聚,矧逢佳节共吟哦。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次韵刘明远移家 其二
恬淡安身易,新家似旧居。径凉行落叶,池净数游鱼。诗得唐人句,碑临晋代书。半生惟此乐,同辈必无如。
喜奭上人至
住与佛居近,僧閒稍问诗。湖山明月夜,风露菊花时。达意言常省,微吟步自迟。老来朋旧少,爱尔得相随。
壬戌二月
山城二月景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春容每到晴时改,天气偏从雨后和。好向溪头寻钓侣,小溪连夕涨清波。
题林氏学海楼
长江欲趋海,日夜不肯休。终然至海后,大小同一流。君家学海名,旧有江上楼。取义诚在斯,终始志欲侔。云门接沧波,碧玉浩远浮。一瞬便可得,垂则良易求。兹道无小成,勉矣归藏脩。
浏览全部 173 首
次韵江晦叔二首 其二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淑德嫔贤裔,宜家有令人。蘋蘩寒更洁,茧绩老犹亲。月馆虚陶客,云阡失孟邻。悲风猎丹旐,行路亦沾巾。
次韵题李主事叔玉使节还京卷
一点丹心忆翠华,无边风景送星槎。寒云渺渺随秋雁,孤鹜翩翩带落霞。自信穷经能致用,谁知忧国总忘家。何当拂袖同归去,十二街头扫雪花。
夏日晚望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三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题杨法部容闲阁
阁傍江城外,窗开云水间。只因尘境远,自觉主人闲。日落见归鸟,月明看远山。移船候潮至,相送野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