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情深而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席汝询曰:语练而气雄,绝不落中唐。严沧浪论,信不诬。
《唐诗归折衷》:敬夫云:气调幽古,似张曲江。
(一作感) 南阳墓
枯(一作丛)荄没古基,駮藓蔽丰碑。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
惠上人房宴别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法味已同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戏和三韵
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尘。君今复劳歌,鹤发吹湿薪。前诏许真秩,何如巾软轮。
田家即事
闲卧藜床对落晖,翛然便觉世情非。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山僧相访期中饭,渔父同游或夜归。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
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浏览全部 416 首
旅次江亭
扣舷不能寐,皓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夜坐亭边
幽栖耽静僻,息影隐疏林。寒塘隔野寺,镫远烟际沉。露白秋草间,百虫感何深。潸然数行下,徒怀壮士心。烦忧结不散,流响寄鸣琴。天高银汉迥,落月欲横参。
夜听捣衣诗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桁叩鸣砧。清风流繁节,回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渡江秋怨二首 其二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中秋夜坐遣兴
素纨不摇风满襟,露气中夜寒相侵。予怀浩然杳莫寄,伴月直到青天心。
寄欧阳元老
耿耿坐不寐,浩歌睇流云。寒商动清夜,落木何纷纷。幽闺纳华月,宴几停余薰。聊复饮兰露,无因持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