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李闳中
幕官真有道,野叟是何人。被此新诗赠,兼之古意醇。若论今古事,前是老农身。谁谓芙蓉客,能来相顾频。
上林殿院次公 其四
老身如坐白云山,人日登高我自閒。莫道此心无乐事,未知何日有愁颜。月将寒影投书幌,菊遣秋香过竹关。悔不醉时篱下卧,和花和蕊一时攀。
送王潜圣 其四
南北倦游客,离家几问津。文随年共老,名与德俱新。射策谩稽古,抱关犹误亲。穷通只如此,宁愧断机人。
哀吟赠蔡子骧女
蔡氏之子,彼仲女者。考之古今,如仲者寡。有德之容,有德之性。所好所习,一出于正。貌庄而丽,气温而醇。女子之中,而有斯人。慈良端厚,内敏而重。终日寡言,亦不戏弄。字无难易,所见辄识。不知此女,从何而得。读释氏书,欣然有适。身之所有,皆出自然。如何不幸,不假之年。扬州道中,死于六月。二十七日,暑气酷烈。二十九日,三更大殓。形神如生,体亦不变。其气甚洁,其香甚郁。附于身者,何用珠玉。不知此女,而往何处。杳杳冥冥,云霞烟雾。世之所有,则维其常。若斯人者,独秀孤芳。吾于其母,是为内兄。哀吟恻恻,慰其死生。
戏答君锡酣战之句
檄书插羽来何速,铁骑成林势未分。北垒啖声雄似虎,南营杀气猛如云。阵前剑客投犀袂,帐外歌姬曳绣裙。且待挥兵酣战罢,却行三舍避将军。
和李道源清风谣
漫翁说尽清风好,犹能顾我邀吟藁。吟时欲倚白云飞,到时恐在红尘表。有如列子御风行,百骸齐奋双瞳瞭。借问清风何处来,玉水之心玉山杪。曾经昆阆拂瑶花,亦度潇湘过蓬岛。借问清风何处居,深寄碧芦藏绿筱。芭蕉径舞凤衣寒,薜荔墙翻龙甲老。遗英堕箨无处寻,一径十年未曾扫。但恐春深花木稀,定知秋后冰霜早。快心何羡楚王台,披襟适得麻姑爪。中山酒客饮辄醒,八斗司徒醉不倒。箫声易咽笛声哀,客思难平物容愀。君看檐前避暑巢,不是岩乌即沙鸟。万谷藏冰山气来,千涛喷雪江声绕。借问此閒清奈何,况是中宵月华皎。鸡鸣漏尽眠不成,披衣起看冰壶晓。便乘枯木饮明河,仍御双凫入冥杳。藤床角簟无所施,綀布蒲葵价弥小。有客俄如梦觉时,窃笑梦中何扰扰。中心无累清则明,蔽者常稀欲者少。儿啼女笑坐可忘,兽斗禽嬉悟俱了。毁誉一过遗如空,富贵浮云视弥藐。古人凛凛良可思,世俗纷纷何足道。尝闻外物可娱中,所以诗人取萱草。谁何乘兴为此行,坐摆尘埃出污潦。贾生可与忘悲忧,楚屈犹将醒怀抱。区区何用作离骚,弄琴听我清风操。
浏览全部 739 首
种菊次外韵
主人幽兴学陶潜,植向东篱露未乾。花事一年从此尽,等閒莫作众芳看。
次韵周敦颐国博重阳节近见菊
为僚初自喜,邀客亦逢嘉。把酒须同乐,分襟莫预嗟。未成登画舸,好共赏黄花。试向东篱看,秋丛映晚霞。
秋夜灵济宫同薛朱二进士赋
晚来骑马过仙坛,宝笈灵文试一看。月度三花瑶殿静,风吹独鹤玉阶寒。漫闻天籁知秋远,共酌霞觞坐夜阑。会待他年游汗漫,武夷相约访还丹。
醉落魄/一斛珠 其一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赏作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中秋日菊盛开 其三
年年菊占晚秋清,今夕东篱放早英。月共黄花如有约,花开半夜月偏明。
江城子 从朱有骞先生乞菊
秋风秋雨在天涯,响寒笳,乱飞鸦。便下重帘,秋思也难遮。绕宅黄芦与苦竹,谁伴我、醉流霞。南山闻道有人家,短篱叉、满黄花。为问陶公、可许乞仙葩。待折一枝相看取,清瘦影、共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