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濉阳
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渔父乐 渔父乐 其三 堪画看
讨得渔竿买得船,归休何必待高年。深浪里,乱云边,只有逍遥是水仙。
谢李次翁
次翁情义高,不在古人下。惠我春山芽,清吟为增价。记得西窗无,言诗遂及雅。且待李张来,说子到清夜。
寄崔汝弼 其二 其三
不见吾崔子,南城两度春。应从湘水梦,来就泮宫人。壮气胸中旧,衰毛颔下新。明年六十六,望子过淮滨。
移竹和倪敦复
孙公高义薄千金,岂顾池边竹浅深。此物定非今俗好,与公相伴古人心。但看岁久孤坚操,不为墙閒尺寸阴。正是北窗閒卧日,陶家兼有一张琴。
赠慎叔良 其二
昨日故人来,慰此白颔叟。两叟忽相见,面色如饮酒。将此酒色面,抵却春风寒。饮酒岂易比,欢好良所难。我已五十八,君已五十七。人生勿草草,两公须努力。
浏览全部 739 首
出京
女弟数行伤别泪,翰林两首送行诗。辛勤徒步关西去,回首觚棱日出时。
赠徐翔卿之别
桃花落地雨漫漫,子乃担簦过万山。临别有些无尽意,篇诗送子到崇安。
寄当涂赵少府炎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
十年别子面,千里忆子心。子心既已见,慰我一何深(一章)。出门多路岐,行行慎所之。古人千里谬,所差在毫釐(二章)。江风送子来,新月迎子归。风月同自然,吟弄亦奚为(三章)。
赠斥丘令冯文罴诗
夙驾出东城,送子临江曲。密席接同志,羽觞飞酃渌。登楼望峻陂,时逝一何速。与子别所期,耀灵缘扶木。
送陈亨甫如湖南
莫为功名怨别离,别离何用送行诗。沅江腊月无杨柳,聊折梅花赠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