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欷戏不在长短,只在刺心。
《唐诗训解》:莲与越女有照映。起句已结全篇之局。
《唐诗解》:上谔以监察御史出刺资州,感时物之衰,故以托兴。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汪道昆曰:逸思佳语。敖英曰:三、四题外生意,可与李义山《咏槿花》同看。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诗最流传人口,然仅是赏其标致坏。题是《郡中即事》,尚是感秋而作。但“越女含情”,与太守何涉,而莫教倚栏也?此正喻孤臣于思妇之意,借以写留滞周南之感耳。唐时重内而轻外,羊以与吕温善而谪外,故发于语言者如此。然虽感慨,而含蓄不露,颇得风人之遗。
《围炉诗话》:唐人之命意,宋、明或叙暗合者,至于措词,则如北出开原、铁岭,五官虽同,迥非辽左之语言矣。郡中即事,若宋、明人为之,必是直陈本想。羊士谔云:“红衣落尽暗香残……”余友贺黄公曰:“是以思妇比孤臣,寓留滞周南之感耳。”
《唐诗摘钞》:言越女已含红颜易老之情,莫教倚栏更睹红衣零落,益增其感也。诗中多以花比人,此则以人比花,与李商隐咏《槿花》作同法。此诗寓意深至,有无限新故之感在其中。
《唐诗笺注》:摇落之悲,殊难寓目,况以含情越女,岂能相对堪此!“莫教”二字,凄惋入神。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忽惊迟暮,后二语含情无限。
《诗境浅说续编》:渚莲香尽,露气初漙,此时越女伤秋,已觉乱愁无次,若更曳长袖而倚回栏,对此凄清池馆,将添得愁思几许?此诗善用曲笔,如竟言惆怅凭阑,便觉少味矣。
夜听琵琶三首 其三
破拨声繁恨已长,低鬟敛黛更摧藏。潺湲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仙郎佐氏谋,廷议宠元侯。城郭须来贡,河隍亦顺流。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
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缅怀朝紫陌,曾是洒朱轮。气耿簪裾肃,风严刻漏频。暗飞金马仗,寒舞玉京尘。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蕊珠凝瑞彩,悬圃净华茵。帝泽千箱庆,天颜万物春。明廷犹咫尺,高咏愧巴人。
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
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
登乐游原寄司封孟郎中卢补阙
爽节时清眺,秋怀怅独过。神皋值宿雨,曲水已增波。白鸟凌风迥,红蕖濯露多。伊川有归思,君子复如何。
浏览全部 110 首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心忆莲池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烟开翠扇清风晓, 水泥红衣白露秋。神女暂来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难留。 空怀远道难持赠,醉倚阑干尽日愁。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心(一作为)忆莲池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泥红衣白露秋。神女暂来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难留。空怀远道难持赠,醉倚阑干尽日愁。
无题集唐句十首 其一
芙蓉肌肉绿云鬟,几许幽情欲画难。闻说春来倍惆怅,莫教长袖倚阑干。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一十
红衣落尽暗香残(羊士谔),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弱水蓬莱三万里(张翥),碧桃何处更骖鸾(薛逢)。
枯荷
红衣落尽翠盘倾,浣我清波一鉴明。说与儿童须摘尽,莫留余叶引秋声。
临江仙 其一
霜拍井梧乾叶堕,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