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李绍祖通判宁江
此去夔州气倍增,白盐赤甲两崚嶒。喜看司隶李校尉,往事高人王右丞。若使主公登紫殿,亦归郎省卧青绫。老夫只拟安田亩,他日烝民颂中兴。
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毁者
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翠华清晓巡朔方,咸阳宫殿生荆杞。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当初乱离谁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复何似。至今兵罢关泥开,始有北客中原来。历言王侯故第宅,瓦砾半在高台摧。最怜长杨与宣曲,树木荒凉迷御宿。上林苑废花自开,辇路春回草还绿。宫中千门万户空,兽扉凝尘生网虫。遗民相对向天泣,耳冷不闻长乐钟。外城白昼无人行,当道往往狐狸鸣。天阴日暮闻鬼哭,万家经乱今一存。呜呼上帝白玉京,繁华扫地令人惊。此生复识太平象,不及百年终未能。世人宁有金石坚,定恐不见全盛年。出门恍惚忘南北,故国何在山连天。岂意扬雄一区宅,城破萧条尚如昔。闭门风雨长蓬蒿,榱桷多年亦倾侧。户牖尚带沙场尘,小儿犹学胡笳声。四邻半已易新主,存者无复当时人。城北凄凉九原路,往往停车不忍去。幸无樵牧犯松柏,那有鲜卑护置墓。春风冢木生苍烟,北望拜泣还欣然。向来艰难谁得免,独我获此真天怜。君不见开成相国玉杯第,甘露变兴巢亦毁。又不见骊山筑坟葬祖龙,牧儿盗入焚其中。儒生虑远无后忧,生居敝庐死山丘。五世相传盖有道,中无所欲人何求。迩来天涯倦为客,角巾行卜东归日。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
师伯浑用韵复次 其六
筋力何堪道路遥,难陪诸彦侍同朝。初无计上三年最,况敢功思万里要。北塞单于皆入贡,西山赞普不劳招。传闻已卧清边鼓,堑垒长閒守木樵。
赠朱师轲朱奎父
洛阳盛人物,丧乱亦南迁。今见大夫后,犹如翁子贤。端居送日月,秀句写风烟。相遇何匆促,临分重惘然。
送王师厚 其二
季父高名映里闾,复欣千里识名驹。当令东海评清誉,他日还如二大夫。
竹醉日
尘埃蓬勃欲障天,略无爽气北牖前。五月风炎竹尚醉,九衢日长柳亦眠。小儿畏热书颇废,老子罢食梦相牵。桂浆蔗饮不解渴,汲尽百壶冰井泉。
浏览全部 449 首
闲坐偶就二首 其二
抚时感事向谁伸,自信从容看世尘。臭力百斤空负我,良心一颗尚留身。固知牛后难成事,岂肯马前求作人。灾难能教观念改,买山足隐更堪珍。
半村为傅处士赋
半距城闉半距村,烟霞咫尺少尘喧。小车出市仆先路,斜日下山人到门。两岸花阴连第宅,一川草色散鸡豚。田家数里将迎惯,时复相留醉酒樽。
再次韵 其一
畏途忧患饱相谙,火(宋人集作煨)芋何当问懒残。每觉愁来诗思苦,更因老去壮心阑。年光背我捐鸡肋,世事甜人嗜马肝。拨尽寒炉残漏永,已知春驭到林端。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 其一
一阳天运复来亨,君子随时亦吉征。暂向三山濒海处,小驰百里爱人声。从知文物新长乐,便作弦歌旧武城。须信道行由此兆,牛刀指日宰寰瀛。
南堂杂兴八首 其六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获砚
二砚温如玉琢成,信知天地有精英。马肝紫润尤宜沐,鹆眼青圆宛似生。未爱潘郎呼作友,便教米老拜为兄。今年几案多奇获,应是穷儒命渐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