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入硖行
吾家文物如崔公,向来世学工彫龙。侧理固尝收会稽,陶泓不独称洪农。徂徕取煤如点漆,宣城束颖能藏锋。焉知于今一秃翁,四宝委弃文房空。近时稍稍复寻访,嗜好亦须随土风。磁洞疏波凿山骨,沙陇剔薮求毛宗。昌溪万碓捣白楮,涪江千炬焚椅桐。不须更问在何记,已作僰叟从巴童。但看所有乃如此,亦足验我良羁穷。君不见昔年平御史,初得巨璞三硖中。少陵酸寒真可笑,欲使起草明光宫。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其六
众水争流赴硖中,轻舟东下疾飞鸿。流金不信人间热,知有长江万里风。
中岩十八咏 慈姥岩 其三 唤鱼潭
潭水清见底,老僧来唤鱼。与渠同法食,持钵施斋余。
次韵鲜于晋伯清明日过水南 其二
又赋斜川五日诗,行将去此欲何之。一年春事仓庚报,万里乡心杜宇知。笔力早衰无痛快,词源渐老乏经奇。文章子骏惟君似,学到扬州刺史时。
师永锡家青神喜红花堰兴作诗因次韵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伐苇蒲收檿柘。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秦人凿渠开陌阡,坐临关东常晏然。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颂多稌。君看初未作此陂,夏无暑雨民怨咨。锸声殆合桑林舞,千夫斸荒汗如雨。道旁笑指堰复兴,他日饱食勿忘今。
郡人请开旧江口因往视之而作
大江何时来,齧我千步堤。居人念水至,前年拆鸡栖。浸淫势未已,老圃忧夏畦。青青五亩蔬,素沙黄卷泥。一朝失此利,岂饱盐与荠。纷然向我言,有叟其齿齯。使君幸静听,众论信可稽。去城今几许,坐视埤堄低。愿移象鼻东,复泻蟆颐西。汇为沸白潭,不入流丹溪(自注:溪名)。焉敢费使君,畚插各自携。兹事盖体大,更当访扶犁。晨兴聊出郊,浮云渰凄凄。徐行见开塞,指点了不迷。得使负郭民,朝涉无过脐。肯辞他日劳,远汲江玻瓈。
浏览全部 449 首
闲坐偶就二首 其二
抚时感事向谁伸,自信从容看世尘。臭力百斤空负我,良心一颗尚留身。固知牛后难成事,岂肯马前求作人。灾难能教观念改,买山足隐更堪珍。
半村为傅处士赋
半距城闉半距村,烟霞咫尺少尘喧。小车出市仆先路,斜日下山人到门。两岸花阴连第宅,一川草色散鸡豚。田家数里将迎惯,时复相留醉酒樽。
再次韵 其一
畏途忧患饱相谙,火(宋人集作煨)芋何当问懒残。每觉愁来诗思苦,更因老去壮心阑。年光背我捐鸡肋,世事甜人嗜马肝。拨尽寒炉残漏永,已知春驭到林端。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 其一
一阳天运复来亨,君子随时亦吉征。暂向三山濒海处,小驰百里爱人声。从知文物新长乐,便作弦歌旧武城。须信道行由此兆,牛刀指日宰寰瀛。
南堂杂兴八首 其六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获砚
二砚温如玉琢成,信知天地有精英。马肝紫润尤宜沐,鹆眼青圆宛似生。未爱潘郎呼作友,便教米老拜为兄。今年几案多奇获,应是穷儒命渐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