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鼓吹评注》:末句举目伤情,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诗又奇!此何尝欲送此人。只是昔日曾与此人同客征南,而征南故里却在卫州。今日恰值此人以事必过卫州,于是满肚痛思征南,满眼遥望卫州,一时便要此人为我寄眼泪滴卫州,于是乃特作此诗送之也。(前解奋快笔)又追写昔日两人同客征南,称心称意如此者,正是要明此皆受何人之萌复、皆仗何人之推扶也。举杯是为此人,下泪是为卫州;临水是为此人,登楼是为卫州。相思者,此人亦思联句看花之日也。夫诚亦思联句看花之日,则满眼青山,此是卫州,便应注目独看,不应又回首看我也。
《唐体余编》:言去者之思更有味。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妙在于第二句中先暗下“最淹留”三字,见君之被恩,视我为尤久,以寓微讽之意焉。下乃及送。“论旧”二字是上下过脉,举杯送人也,先下泪也,思征南也,临水送人也,更登楼望卫州也,其中线索,不可不知。七、八故作摇曳之致。
《唐诗笺注》:结二语,别后之思。
《五七言今体诗钞》:此必旧臣之子失志而投河北藩镇者,故不出其名。卫州乃魏博管内,非中朝士大夫往来仕宦之路,过卫州则几如异域矣,此其意最凄怆处。
《昭昧詹言》:六句皆叙旧恩,收二句送。
春日题龙门香山寺
众香天上梵王宫,钟磬寥寥半碧空。清景乍开松岭月, 乱流长响石楼风。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太原赠李属侍御
路入桑干塞雁飞,枣郎年少有光辉。 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题范阳金台驿
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
玄冥怒含风,群物戒严节。空山顽石破,幽涧层冰裂。题诗金华彦,接武丹霄烈。旷怀玉京云,孤唱粉垣雪。穷阴总凝冱,正气直肃杀。天狼看坠地,霜兔敢拒穴。悠然蓬蒿士,亦得奉朝谒。羸骖苦迟迟,单仆怨切切。端闱仙阶邃,广陌冻桥滑。旭日鸳鸯行,瑞烟芙蓉阙。司寒申郑重,成岁在凛冽。谢监逢酒时,袁生闭门月。渐思霜霰减,欲报阳和发。谁家挟纩心,何地当垆热。惨舒能一改,恭听远者说。
赠邻家老将
白首羽林郎,丁年戍朔方。阴天瞻碛落,秋日渡辽阳。大漠寒山黑,孤城夜月黄。十年依蓐食,万里带金疮。拂雪陈师祭,冲风立教场。箭飞琼羽合,旗动火云张。虎翼分营势,鱼鳞拥阵行。誓心清塞色,斗血杂沙光。战地晴辉薄,军门晓气长。寇深争暗袭,关迥勒春防。身贱竟何诉,天高徒自伤。功成封宠将,力尽到贫乡。雀老方悲海,鹰衰却念霜。空余孤剑在,开匣一沾裳。
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
浏览全部 183 首
双调忆江南三首 其三
江南忆,人在木兰舟。烟水迷离摇浅醉,眉山依约荡轻柔。风露下双鸥。伤聚散,魂梦几经秋。倚槛最宜三月暮,吹箫直到五更头。那得更重游。
旅寓
忆昔离家日,村村煮茧香。因循淹五月,次第过重阳。排闷诗多感,怀归梦最长。君言名利事,都只付亡羊。
寄乔逸人
南经湘浦北扬州,别后风帆几度游。春酒谁家禁烂熳,野花何处最淹留?欲凭尺素边鸿懒,未定雕梁海燕愁。长短此行须入手,更饶君占一年秋。
赠同年陈长史员外
明州长史外台郎,忆昔同年翰墨场。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推贤有愧韩安国,论旧唯存盛孝章。所叹谬游东阁下,看君无计出恓惶。
旅怀
十年不倚谢公楼,满眼凄凉上客舟。往事尽随流水去,青山长忆故人游。海门风起天将暮,渡口云生树欲秋。络纬自啼花自落,更堪回首是他州。
别麻氏
晓哭呱呱动四邻,于君我作负心人。出门便涉东西路,回首初惊枕席尘。满眼泪珠和语咽,旧窗风月更谁亲。分(一作伤)离况值花时节,从此东风不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