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兼济分教江阴
结交不在久,但问交者谁。相从何用频,要以道谊期。我初未识君,已诵班马辞。太学金薤篇,烂若琳琅垂。妙理溯家学,雄文想英姿。天乎慰此心,而获亲芝眉。一见语未尽,觉我骄气移。荷君偶过听,得我嗟何迟。我方缚微官,君亦居所疑。于今五六年,见日常差池。有时适相逢,一语不及私。往往从容间,百篇惟新诗。归来念所得,如日身亲之。君将抱停涵,一洒澄江缁。想君车马至,短褐环旌旂。万口如一词,是曰得所师。一斑见稍稍,士气今虹霓。江城见儒英,而我失所资。自惭索米久,不去今何为。及瓜早归欤,问舍江之湄。政须迩门墙,作意频追随。穷达于其天,纷纷徒自欺。买羊沽酒日,剖此胸中奇。
舟人强以二锾多取渔人之鱼余增百钱与之作渔父行
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朝餐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今朝何人买鲜鲫,直得千钱酬二百。抛钱帆去了不应,却谢君子为增益。嗟嗟莫怨行路人,满江风月侬最亲。但看渔翁更强健,银刀赤尾长鳞鳞。
求酒于周时仲教授
寒窗矻矻数更声,灯火无多独自亲。忽报周郎好消息,明朝应遣白衣人。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 其二
周之士也贵,如圭璧璠玙。东陕与南土,出入本裕如。高冠不可羁,位次实有余。轻此一叶舟,孰肯戏鲁儒。自公抗章行,益以贵士夫。
解机政得请题归舟
浮沉宦海笑童颠,好上鸱夷老子船。今日君恩赐骸骨,半篙秋水送归田。
和赵周锡咏魏南伯家葱茶韵
武夷十月尝先春,风生两腋撩诗人。玉尘一缕轻且纯,不与凡味争比邻。铛中碧玉涛涌银,七碗不厌烹啜频。书窗假寐熟欠伸,重煎倍觉滋味匀。吾乡此茗孰与伦,谁家却说江茶珍。剥葱细切夸珠蠙,泛瓯更骋如铺璘。不知珉玉难并陈,从来居上嗟积薪。魏君胡为白头新,怀兄讵可论不均。我虽曾沃齿下龈,不敢溢美忘乡津。方圭圆璧当春晨,请君反本毋予嗔。
浏览全部 628 首
盱眙
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乱云衰草苍茫外,赤县神州指顾间。击楫何人酬壮志,凭栏终日惨愁颜。中原父老应遗恨,祇见旃车岁往还。
秋晚思梁益旧游三首 其三
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
漫江冬日,得香港大风杂志主编陆丹林先生手书,赠诗奉答,兼呈柳亚子、叶恭绰、杨云史三先生 其一
冻云凝墨水笼烟,塞上轻寒欲雪天。早识文名夸洛下,喜传诗礼到梅边。梦中香岛情千里,血里春光恨四年。极目万方烽火里,大风高唱一潸然。
登姑苏怀古
高台登眺处,凉思爽衰颜。只此阑干外,不知多少山。龙收残雨去,鹤带断云还。一片兴亡恨,越来溪上閒。
悼亡 其一
秋风极目痛鱼鳏,未说私怀泪已潸。人在孤灯残月下,魂飞叠嶂断云间。满腔苦恨真成海,自古痴情孰斩关。生死茫茫同一哭,相思山接望夫山。
第一山
极目平淮渺莽间,翠峦特地起烟鬟。要渠天下无双手,题作东南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