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长吉集》:黎简:情理俱深。一语胜人千百,非苦吟何能臻此(未句下)。
《昌谷集注》:乌足光微,故薄霜之在树叶者亦不销也。玉历将回,冱寒渐解。黄赤进退,日道南来。故昼刻增而夜刻减矣。
《李长吉诗集批注》:刻划冬至以后之阳气,意是而词气不工(“依稀和气”句下)。
以下总评《龙性堂诗话初集》:元人孟昉读长吉《十二月词》,檃括其语,为《天净沙调》十三章,音节和谐,甚见巧思。引云:“凡文章之有韵者,皆可歌也。第时有升降,言有雅俗,调有古今,声有清浊,原其所自,无非发人心之和,非六德之外,别有一律吕也。使今之曲歌于古,犹古之曲;古之词歌于今,犹今之词也。其所和人心者,奚今古之异哉?”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方纲按:李长吉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在长吉集中之一体,元自谐合《云》《韶》。顾欲举古今七古诗式,甫载东坡二篇,而遽及于此。姑勿论杜、韩诸大家正声正格皆未之及,即以张、王、元、白旁及诸作者,音节之繁不一,岂能遍悉举隅,而仅载长吉之乐词,是恶足以程式后学乎?
《李长吉诗集批注》:皆言宫中,犹古《房中乐》。
《李长吉歌诗汇解》:元人孟昉曰:读李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慆淫,长短不一,音节亦异。朱卓月曰:诸诗大半闺情多于宫景。妇人静贞,钟情最深。《三百篇》夏日冬夜,有不自妇人口中出者乎?以此阅诗,可以怨矣!余光曰:二月送别,不言折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咏登高,皆避俗法。
洛姝真珠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仙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高平县东私路
侵侵槲叶相,木花滞寒雨。 今夕山上秋,永谢无人处。 石溪远荒涩,棠实悬辛苦。 古者定幽寻,呼君作私路。
酬荅二首 其二
雍州二月梅池春,御水鵁鶄暖白蘋。试问酒旗歌板地,今朝谁是拗花人。
马诗二十三首 其一十七
白铁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李夫人歌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红壁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浏览全部 287 首
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名二首 芳树 其一
早玩华池阴,复影沧洲枻。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结。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不厕玉盘滋,谁怜终委绝。
娄庄晓行
不知长夜不知冬,枣堡榆庄走兴浓。疲马单车十字路,青天明月五更钟。寒风自与严霜约,清气偏于瘦骨逢。今日京华肩准息,却嫌人事又环攻。
十二月乐词(并引) 其一 十二月
日光洒洒生红,琼葩碎碎迷空。寒夜漫漫漏永,串销金凤,兽炉香霭春融。
孤鸿曲
秋阴薄薄天风凄,黄落满空孤鸿飞。志在江湖叫何悲,桂枝初花来几时。得非往者失埙篪,云情月思哀独归。青霄高处更危机,胡不少栖欲何之,霜翎雨翅不自持。非无稻粱与菰黍,食不下咽情永辞。江头吊影鸣愈凄,嘹唳之声矧可思。
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 其七
渊明真学者,余事聊为诗。我读命子篇,怆彼已焉辞。后来杜陵翁,自笑身长儿。我昔过庭日,教诲真严师。哀哀蓼莪泪,洒洒坟树枝。
同李主敬赋周炼师渔樵耕牧诗四章章十二句 其二
子何为樵,阆苑之东。琼林玉树朝露浓,携斤剪尽荆榛丛。松下童子知何客,长日围棋看不得。笑杀吴刚愁满霜,千古桂枝碍明月。石磊磊,路迢迢。人间饥火烧心焦,吁嗟归来乎,吾与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