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三月游延平溪源
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我与五士游,正值暮春时。脩梁四三所,尽得庐阜奇。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陆离。贪者反不顾,留为贫窭资。飞雪涌千石,宁为寒暑移。触热褦襶子,岂知世有斯。题名峻壁间,用惬异日思。
谢东园主人惠荔枝陈紫栽 其一
君怜我已是衰翁,乞与长身小圃中。不待儿童须远井,眼前双紫烂薰风。
亭上茅寄生
生长天垂力,孤悬有作奇。最先承晓露,终不堕春泥。
和杨县尉(之刚) 五首 其三
后生若无闻,诸老久矣衰。西蜀惜子云,南闽见孙枝。文章擅妍丽,草木春葳蕤。从君授真诀,恐我无仙姿。
和枢上人评诗
赠我古锦囊,诗卷若笋束。吟头久不掉,邂逅适我欲。刺眼讶龙蛇,远意追鸿鹄。陋语固自愧,高词敢虚辱。大雅久矣亡,三叹对遗牍。不有靖节篇,何以悦我目。谪仙句无敌,有口不食粟。遂令后世儒,拳拳仰高躅。杜陵到圣处,正始顿牵复。挥毫动风雨,咳唾惊流俗。其余闹蛙蚓,谁屑与类族。亡国悦郑音,俚耳习胡曲。勃兴出韩柳,一洗陋学独。变化云在天,鲜妍锦来蜀。骅骝就夷路,造父为之仆。方扬秋月辉,忽散春花馥。洪钧运不停,常窘苦见逐。我宋得欧苏,妙语起山谷。后山又角立,作者复陆续。流派自天河,巨浪翻平陆。和风扇寰宇,弦诵兴庠塾。搏虎寝其皮,屠龙食其肉。掷简海蜃浮,举手天浆掬。会当三月初,论文约吾属。引杯送残红,分坐占新绿。笑语剧鹅雁,酬倡交金玉。庶呈待聘珍,无以藏诸椟。
延平次郑 倅答田父词韵
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况值久旱余,十须逾缺五。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明当自投劾(原误作效),待罪听官府。赖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浏览全部 760 首
郴江百咏(并序) 东楼 其三十三 五盖山
五峰如盖色苍苍,隔断蛮陬与瘴乡。才见山中冬有雪,郴人预说岁丰穰。
和余方叔题傅材甫筠谷韵
一区投老将焉卜,扬雄草玄那可续。何似山中种修竹,白驹皎皎人如玉。山深九夏无炎溽,往来不著市廛足。主人心地一泓渌,调高和寡阳春曲。时闻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闭目。读书万里归妙瞩,等閒莫蹑巢由躅。何妨春酒瓮头熟,便约幽人来卜筑。伯夷清风千载肃,堪笑荒凉旧金谷。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寻真观一首(并引)
鸾升天上五峰青,龙住山中九叠屏。知有洞门藏水底,倚阑吾欲跳清泠。
题王寿卿烟云叠嶂图
断岫平山点画粗,岚光浓淡有如无。何时直到群峰顶,万叠云烟一老夫。
航海八首选三 其一
东溟俯眺势雄哉,四月天津驾舶来。水逆九河星野混,风乘万里浪花开。旌旗直达地中海,砥柱谁当天下才。高坐船头迎夕照,计程今夜泊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