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谢怀英高士
闻君已得归山请,顾我方当绝迹时。欲葺止斋犹未就,箧中应有草堂资。
送沈帅
甘盘梦不入高宗,四皓莫知其所终。傅野有人能论学,汉庭无事可言功。行藏于此尝成趣,谈笑从今得退公。分付诸儿理民社,宜休堂上听松风。
重阳日寄瑞安留 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见招不及赴
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不知此是登高否,为问慈恩塔上人。
挽楼朝奉 其二
九寺方连茹,专城又夹河。晚看诸子好,孰与一门多。薄海皆惊叹,亨衢忽荐瘥。大连同厚夜,其柰少连何。
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 其三
橙橘方粲粲,鱼虾亦多多。能舂半年粮,岂惜一见过。良夜月如霜,听我苦别歌。翳翳葭芦乡,风定水自波。或者阻君舟,柰此伫立何。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 其二
一别忘年月,重来失故初。美髯今几尺,衔袖竟何书。勋业诸公在,衰迟半世余。许身无补报,吾亦欲樵渔。
浏览全部 515 首
齿落辞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腭。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余年。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辅车龂腭,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发衰辞头,叶枯辞树。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甲午节事八首 其七
中兴大帅几人存,忧国深宫累至尊。张禹勋名归史笔,陈汤功罪付谁论。亦知诸将堪持重,共道贤王又拜恩。梦里霸陵原上去,摩挲铜狄暗销魂。
公孙孝子
丧期著常数,在古固有之。嗟嗟三季后,礼让俗亦衰。亲亡有不葬,况问功与期。公孙布衣士,未免寒与饥。生兮已不恤,死者吾敢欺。孝生因其心,礼大实以时。挺然颓俗内,独以古自为。萧萧天平山,松柏有余悲。何以表懿行,刻此无愧辞。
赠答刘御史云卿
学道有通蔽,今人乃其尤。温柔与敦厚,扫灭不复留。高蹇当父师,排击剧寇雠。真是未可必,自私有足羞。古人相异同,宁复操戈矛。春风入万物,枯蘖将和柔。克己未有加,归仁亦何由。先儒骨已腐,百骂不汝酬。胡为文字间,刮垢搜瘢疣。吾道非申韩,哀哉涉其流。大儒不知道,此论信以不。我观唐以还,斯文有伊周。开云揭日月,不独程张俦。圣途同一归,论功果谁优?户牖徒自辟,胶漆本易投。九原如可作,吾欲起韩欧。
饮圣俞西轩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评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君子评,敛凿弃秕糒。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立,闻誉若抱趸。圣俞善诱掖,斯语不无戒。意欲令吾曹,事业进以大。我虽顽无能,闻此亦健快。呼觞满自引,不畏坐客怪。归来书短篇,聊以记所佩。
刘世臣先生挽诗
策第仍为邑,于公未足论。眼中无佛国,户外即韩门。道大功非细,人亡德则存。西风寄双泪,吹到秀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