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 清旷亭 其九 壶天阁
凭栏时独立,万象皆见前。若非著眼高,亦是天一偏。
谢林默之居士惠酒居士山居方与世绝尚欲友此废人耶小诗举发一笑
不将鹅鸭恼比邻,林下萧然老幅巾。乞与青州十从事,添成明月两閒人。
悼蒋升仲承事
扁舟来往适吾真,却笑旁观道隐沦。三釜岂无儿可就,百年要与酒相亲。剩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试向南塘问渔牧,定于此老亦沾巾。
和张孟阜寻梅韵
平生拙状物,出语辄自咍。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羡子年少气豪敏,诗筒往往岁一来。语不惊人意不止,笔力待尽千松煤。我以病骥追霜隼,著鞭不上嗔人催。置诗太息梅困我,恨不纵斧寻条枚。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退藏物后独笑傲,奄有岁晚多惊猜。纷纷自谓好颜色,万汇秃立皆堪哀。模将此意入诗句,十年未就梅空开。君诗却怪梅不早,令我内热红生腮。强随崄韵终不满,今年又恐坐看落片飞莓苔。
止斋即事二首 其二
教子时开卷,逢人强整襟。再贫看晚节,多病得初心。地僻茭莲好,山低竹树深。寄声同燕社,明月又秋砧。
挽沈次卿学正
洛学传当代,家声属此翁。一生无世味,万事与人同。恨不师前郑,欣尝客阿戎。宜铭千古意,岂在语言工。
浏览全部 515 首
赠吴述之先生 其二
石君炫锦障,申公迓蒲车。岂知醉中狂,天地为之庐。惟兹富若贵,本为人所趋。金谷罹奇祸,坛席讥竖儒。李杜并沈沦,颢气冲太虚。如何千载后,共许经济储。乃知穷达理,不在荣与枯。先民亦有言,浊水求明珠。
荆园秋感寄怀兵中诸友 其五
黄农虞夏忽焉没,此语今时独感伤。国岂无人吾欲问,路传失地熟能详。早知赤舄趋南渡,空见青燐走北邙。志士不忘沟壑在,但教明耻共沙场。
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诗以名盖先作读书林后为此州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和移剌子春见寄五首 其一
四海皇皇足俊贤,浪陪扶日上青天。且图约法三章定,宁羡浮荣六印悬。润色吾术惟恐后,扶持天下敢为先。过情声闻予深耻,可笑虚名到处传。
送裴如晦之吴江
鸡鸣车马驰,夜半声未已。皇皇走声利,与日争寸晷。而我独何为,闲宴奉君子。京师十二门,四方来万里。顾吾坐中人,暂聚浮云尔。念子一扁舟,片帆如鸟起。文章富千箱,吏禄求斗米。白玉有时沽,青衫岂须耻。人生足忧患,合散乃常理。惟应当欢时,饮酒如饮水。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余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虽无与晤言,清坐意亦足。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