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同刘继邺秀才游岳麓登法华台呈如水长老
南出长沙城,西渡潇湘水。谁铺碧鲛绡,迥透黄金底。中分橘直洲,隐若鳌背起。府邑古称雄,地势信少比。苟非仁义图,畴将甲兵洗。晚色烟雾开,人家明镜里。斯须舍舟楫,纵步踏兰芷。遥遥望松门,物象愈奇伟。枝叶既不繁,霜雪讵能毁。传云陶将军,屯营手植此。至今凌云气,犹如大君子。才过清风峡,路转不容跬。尘寰自此隔,佛界朗瞻跂。层梯上重门,绘塑光炜炜。皓鹤去无踪,寒泉但清泚。遂登法华台,平目瞰千里。返惊人世卑,堑壁徒为耳。连甍十万户,罗列在案几。想当韩杜时,荆棘晦遗址。不见湘西篇,惟夸道林美。幸同刘子来,纵视眼不眯。作诗君勿谦,前辈尚可拟。挥笔方争豪,求心翻自鄙。请看梁上题,半是泉中鬼。白发缠利名,何由外生死。道师深悟禅,软语听亹亹。明驱三乘车,济我岸超彼。台名将谓何,此喻有深理。香色存天然,了不染泥滓。救物运真悲,得法终日喜。
魏武庙
濡须山头祠魏武,炫转红装按神鼓。蘋藻盈筐酒满樽,呼吸风雷激春雨。田畴高下春雨平,操牲饮福罗中庭。吞吴成魏还归晋,血食犹参社鬼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湖堂 其一十六 孤山
尘寰千嶂合,月窟一峰孤。欲识僧归处,飘然入宝珠。
春日独酌十首 其六
雷声散阳气,晴景醉长天。绿从何处来,染我山下泉。汲泉酿醇酒,举杯复颓然。寄谢伯夷辈,饿名安用传。
王逢原哀词
追彷佛兮,故国之高丘。与子之相遇兮,听其言而若秋。雍雍而肆兮,严严而收。乐我之心兮,以遨以游。予将娶兮,于南州。莫克从子兮,翻自省以幽幽。川陆兮沉浮,日月兮再周。云子之长逝兮,怆我之深忧。子不可见兮,道将谁求。彼苍者天兮,胡惨胡仇。夺子之速兮,使不位于公侯。虽穷德之特立兮,弗与世以绸缪。嗟坎水之未盈兮,竟何泽以休休。瘖予之声兮,血予之眸。犹不足以止兮,灵何在而荐羞。惟永绝兮奈何,怅平昔兮悠悠。
忆五松山
江南富山水,忽忆五松山。梁僧种松夺造物,至今千丈凌云间。上有寒蟾吐魄凝冰雪,下有铜陵碧涧倾潺潺。雷公睥睨不可以挥斧,老鹤飞来势欲止而复还,猿猱侧望何由攀。琉璃殿阁若化出,四天之众说法鸣金镮。我尝脱屣往栖息,六月清风无汗颜。浓阴可爱坐盘石,绿酒酌尽横琴弹。命宫叩徵天地变,听之以气往往生羽翰。纷埃不到佛净国,岂识人间行路难。尘劳忽起旧缘想,倒骑匹马来长安。修鳞掉尾业已困,涸辙孰与西江澜。发疏齿缺形将残,畏涂足蹑心胆寒。屈原怀沙贾谊贬,身后忠名何足观。不如宴坐碧山里,笑傲每携云月欢。明朝却欲渡江去,五松岩户无人关。方壶员峤太殊绝,幸有此山容我闲。
浏览全部 1433 首
彦文见和谨用韵作二首 其一
禅翁怜病士,时枉数行书。野寺寻荒径,烟林接远墟。拟回逋客驾,仍挽故人车。会赴山林约,无劳问久如。
次吕居仁见寄韵
老去犹为客,谁人念退居。相望千里路,赖有数行书。白晒犹堪寄,乌牛政忆渠。何时闻枉驾,竹里唤行厨。
寄潭州谢城父
南国波涛已过春,稍清群盗剪荆榛。孰知贾傅倾多士,但说番君得远民。痛饮千钟应可强,传书一纸未能频。台评袖里犹多在,莫枉汀洲咏白蘋。
赠张济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
奉答孙履常先生见寄
闭门无梦到京都,自爱云林水竹居。浊酒肯从田父醉,穷乡自与故人疏。天风振树山厓直,海月当楼雪景虚。深忆金陵孙处士,远蒙相寄数行书。
独夜
城上长更续短更,江平天迥雁方征。灯明纸帐雪霜色,火熟铜瓶风雨声。浊酒未倾心已怯,细书时读眼犹明。萧然一室平生惯,纛下何须拥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