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木天禁语》:三字栋梁。
《唐诗鼓吹注解》:此叙岭南风物异于中国,寓迁谪之愁也。言瘴江向南,直抵云烟之际,一望皆是海边矣。雨晴则象出,日暖则蛟游,射工之伺影,飓母之惊人,皆南方风物之异者。是以所愁非一端,而华发不待流年耳。
《初白庵诗评》:律诗掇拾碎细,品格便不能高,若入老杜手,别有熔铸炉鞲之妙,岂背屑屑为此?虚谷谓柳州五章比杜尤工一言,以为不知览者,母为所惑可也。
《唐诗别裁》:中二联俱写风土之异,不分浅深。
《一瓢诗话》:诗有通首贯看者,不可拘泥一偏。如柳河东《岭南郊行》一首之中,瘴江、黄茆、侮边、象迹、蛟涎、射工、飓母,重见叠出,岂复成诗?殊不知第七句云:“从此忧来非一事。”以见谪居之所,如是种种,非复人境,遂不觉其重见叠出,反若必应如此之重见叠出者也。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虽亦写眼前现景,而较元、白所叙风上,有仙凡之别,此由骨韵之不同。五、六旧说借比小人,殊穿凿。许印芳:五、六果有忧谗畏讥之意,旧说不为穿凿。
方城 其四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恩柔于肌,卒贡尔有。维彼攸恃,乃侦乃诱。维彼攸宅,乃发乃守。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岁月杀忧慄,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稍与人事閒,益知身世轻。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四支反田亩,释至东皋耕。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华夷图上应初录, 风土记中殊未传。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零陵春望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方城 其七
乃谕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家,仰父俯子。汝水沄沄,既清而瀰。蔡人行歌,我步逶迟。
浏览全部 207 首
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 其三
山路入云烟,精蓝沧海边。崖沙留虎迹,石壁曳蛟涎。猿啸千山寂,鸟惊半月弦。忧来非一事,种种上华巅。
新秋感兴十二首 其三
朝汉台高一夜倾,黄湾浪打海云惊。花田涎涴蚝山湿,荔浦烟腥蜓户晴。珠母乘潮游近市,枫人过雨长秋城。大官空望暹罗米,五管疮痍万里情。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陆家兄弟苦西东,黄耳传书近已通。共叹流年同转毂,各惊华发似飞蓬。河冰夜合知霜劲,寒雾朝开见日红。腊尽春来又相远,江南江北望归鸿。
次韵午睡不知雨作
曲肱幽梦午风凉,销尽熏炉一穗香。急雨萧萧犹未觉,浮尘熠熠更相忘。自非静处心神定,谁识閒中气味长。隐几岂容无一事,愿将奇字问偏旁。
喜迁莺 和止存
南湖日暮。尽消遍游尘,总宜船橹。瘴雨飘襟,蛮花侧帽,今日江湖倦旅。为问渔庄蟹舍,何似马人龙户。听夜雨。暗潮生,还有婆留射否。是处深巷畔,碎远春声,点点都昙鼓。鹤去亭孤,龙移潭冷,望到江莲白羽。几日竹林游迹,拍遍梅边乐句。莫苦忆武昌鱼,试脍宋家霜缕。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已讶游何远,仍嗟别太频。离容君蹙促,赠语我殷勤。迢遰天南面,苍茫海北漘。诃陵国分界,交趾郡为邻。蓊郁三光晦,温暾四气匀。阴晴变寒暑,昏晓错星辰。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土民稀白首,洞主尽黄巾。战舰犹惊浪,戎车未息尘(时黄家贼方动)。红旗围卉服,紫绶裹文身。面苦桄榔裛,浆酸橄榄新。牙樯迎海舶,铜鼓赛江神。不冻贪泉暖,无霜毒草春。云烟蟒蛇气,刀剑鳄鱼鳞。路足羁栖客,官多谪逐臣。天黄生飓母,雨黑长枫人。回使先传语,征轩早返轮。须防杯里蛊,莫爱橐中珍。北与南殊俗,身将货孰亲。尝闻君子诫,忧道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