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 其一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
晚意
睡起书斋寂,疏帘独上钩。雨余鸦噪晚,天阔雁横秋。物色供吟赋,功名叹滞留。兵戈今未息,回首不堪愁。
感春
春光不觉老,兀坐掩深扉。寇盗时闻说,山林未忍归。心惊幽鸟语,眼眩杂花飞。何日乾坤静,余生得所依。
再用南伯韵 其一
乾坤谁整顿,世乏英雄姿。陛下求贤切,焦劳见宵衣。草茅岂无人,耕两钓寒漪。如何一终星,坐视戎马肥。
次韵当可观雪
天将瑞雪洒乾坤,世界浑疑色布银。人说丰年犹细事,边庭先喜荡烟尘。
次韵宋南伯感怀三首 其三
衰年今五十,两鬓雪霜明。出处负前辈,折腰若为情。日月鸟飞翔,燕归鸿复征。是身已虚幻,敢希身后名。
浏览全部 702 首
书堂
每忆书堂好,重来又十年。征途聊复尔,风物故依然。松竹千岩暮,云烟九月天。凭栏佳兴发,欲进剡溪船。
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五
捐金得嘉旨,举室更笑喧。老子旧小户,醉帽每先偏。即今省酒费,或办归买山。吏隐有定趣,县债当亟还。乘流遇坎止,毕世佩此言。
苕溪僧妙询于其所居净域开小轩楚僧举季若 为永名仆以陶靖节乘流 遇坎之语榜曰乘遇亦足以触所遇而安不然虽无名可矣
一性本为明(小集作真),返为群物迷。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启扉迥临湖,湖宽觉天低。花木春艳艳,松竹凉凄凄。凭栏快神襟,永与尘事暌。归船动菰蒲,兴断残霞西。浮烟暝自起,待得众羽栖。贮空诸佛心,妙理何端倪。乘流与遇坎,万理皆筌蹄。聊陈渊明意,斧藻粲幽题。岂有明月珠,祇照浊水泥。期我老中林,灭迹为圃畦。况复大开士,赋咏自攀跻。禅深有根源,句圆无角圭。乃知文字工,自与造化齐。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卜宅他乡得偃休,忘怀遇坎复乘流。功高天地云龙会,心寄丘园水石幽。墨客骚人多赋咏,金堂玉室纵追游。公念问舍真无负,自是豪英百尺楼。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珠联璧合总蹉跎(),红袖青衫困网罗()。欲问彩云何处散,那堪好事几回磨?怀才不遇嗟埋没,有貌无缘叹坎坷。举首问天天不语,读书每叹苦人多。
过严关
誓不南游今复游,东西虽异等南州。妻儿累己何人免,行止关天不自由。伏枥过都从野马,乘流遇坎任虚舟。严关猿鸟休相笑,更过梅关笑却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