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别玉笥何鍊师 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谢童帅干送滴酥
滴成诗句巧相粘,料得堂深冻未忺。剪水染云天上手,何因得见玉纤纤。
代挽寺丞吴公
国事须才急,如公亦古人。江淮老麾节,俎豆哭军民。图忆筹边旧,官传结绶新。朔风吹老泪,泉路湿寒燐。
安抚徽猷郎中被召欲东赋诗见志乃以得归闲退为喜门人小子知先生之心也辄和严韵用畅高风 其一
莫管声名草木知,人生待足是何时。兴才尽处须回棹,涂到迷时漫泣岐。老我昨非今似是,笑渠小黠大还痴。山林晚觉中多味,不怪商颜只茹芝。
寿懒庵赵先生十首 其六
王气郁东南,兵尘莽关洛。事会岂有极,祇恐元气弱。折冲樽俎余,欠着一谔谔。如公胡不归,儒用鲁何削。
信国鲁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
曾是王圭坐上人,孰知孟母德无邻。长怀就养板舆日,一笑能回花县春。诗感棘风知痛苦,歌翻薤露亦酸辛。送车千两瑶塘路,奔走无从愧负薪。
浏览全部 118 首
送乡人宗旨上坐
久客不忘归,相逢喜乡曲。杖藜时过门,软语伴幽独。翩翩别我去,芒鞋踏清秋。二浙富山水,令人怀昔游。我今齿发衰,闻道不加进。羡君方妙龄,六翮宜自振。末法日颓弊,丛林魔说多。愿君择师友,金玉须琢磨。他时重逢迎,洗耳听高论。岂惟慰相思,亦以警老钝。
晚步湖边
客间无胜日,世故可暂逃。杖藜迎落照,寒彩遍平皋。夕湖光景丽,晴鹳声音豪。天长蒹葭响,水落城堞高。万象各摇动,慰此老不遭。楚累经行地,处处余离骚。幸无大夫责,得伴诸子遨。终然动怀抱,白发风中搔。
寄曹山人子念
大雅曾闻郢客操,蒹葭何处梦魂劳。青萍夜啸吴门月,白舫晴飞震泽涛。海岳壮心藜杖远,乾坤秋色草堂高。西风是处堪乘兴,相对兰陵把浊醪。
减字木兰花 其三 甲午九月末在婺州韩守坐上和陈尚书韵
更生观尽。双璧蒹葭那敢并。四海无人。笑语从容许我亲。平生此客。复与太丘登醉白。病里颦眉。贪看惺惺骑马归。
步韵奉和东遨兄 其三
凛凛霜横剑胆寒,当年血溅古长安。漫夸龙种传三代,更竭民膏夺五环。贵胄乘槎纷泛海,腐儒遁迹已无山。风尘荏苒蒹葭白,独倚楼头羡鸟还。
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 其一
千年把号趁朝班,犹著青衫候晓关。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