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城春望
◎
〔唐〕刘禹锡
七言律诗
题注:古荆州刺史治亭,其下有子胥庙,兼楚王故坟。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题注:古荆州刺史治亭,其下有子胥庙,兼楚王故坟。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唐诗鼓吹笺注》:只“野草春”三字,已具无限苍凉,无限感慨。
《唐诗鼓吹评注》:此芑汉寿城边春惟野草,荒祠古墓与荆榛相向,而国破家亡,霸图消灭,登城春望,惟见牧竖烧刍狗,行人看石麟耳。至于墓无全柱,碑无完文,满目苍凉,至于斯极。欲成要路,其或待东海扬尘之日乎!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春望诗,最奇。夫春望,以望春物,而此一望,纯是祠墓。然则本非春望,而又必题春望者,先生用意只为欲写首句之“野草春”三字。野草亦只是次句之荆榛,然今日则无奈其独占一春也(首四句下)。五、六,不知者或谓此岂非中填四句诗,殊不知三、四是写人情,不以此祠此墓为意,此却是写为柯为墓既已甚久,以起下“何日再变”,文势乃极不同也(末四句下)。
《唐体余编》:不是感叹荒原,实是唤醒要路,正笔反写,其意甚深。
《唐诗成法》:结句亦是去国之恨,寄托言外。今日为迁客所历,安知他日不为要津乎,幻想最妙,然亦是无可奈何语。
《瀛奎律髓汇评》:陆贻典:三、四二句冷极。何义门:当长安得路之人,看花开宴之候,而迁客所居,一望惟野草连天,荒祠古墓,则其地之恶遇之穷何如哉?观“春望”二字,作者之旨趣自见。句句是“望”。后四句苦以自比,时方连贬荆州司马故也。末句收汉寿城。纪昀:结便近李山甫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