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渡(一作洞) 望峡中

七言律诗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评析

《云溪友议》:

中山刘公曰,顷在夔州,少逢宾客,纵有停舟相访,不可久留,而独吟曰:“巴人泪逐猿声落,蜀客舟从鸟道来。”

《批点唐音》:

此篇尚存中唐气调。

《批点唐诗正声》:

韵格落盛唐诸公后,而所得亦自深浑。

《诗源辨体》:

七言律如“南荆西蜀”、“南宫幸袭”、“渡头轻雨”三篇,声气有类盛唐。

《唐诗解》:

此眺望而怀古也。言细雨沾梅,冰雪初解,山峡之波从天而下,于是瞻楚望。

《唐诗鼓吹注解》:

十二碧峰不知何在,但是永安宫外一荒台而已。盖亦远望而深致其感古伤今之意欤?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

朱东岩曰:题是“望峡中”,只写“望”字意。轻雨洒梅,必是交春时候;雪消水来,必是腊尽春初时候。唐人写景,各有分寸,不轻下笔呵知。……三、四皆望中可见之景,有无限感触意。五、六皆望中可想之事,有无限低徊意,“碧峰”“永安”一结最为尽致,欲写无“碧峰”,偏写有“荒台”,令人悠然神远矣。

《唐诗评选》:

自然感慨,尽从景得,斯为景藏情。

《唐诗贯珠》:

通篇典丽工切,洵是名家之作。

《唐七律选》:

寄慨廓然。

《唐诗绎》:

八句劈头将“渡头”二字引起,一句一意,自近而远,俱为写望峡之景,而不见堆垛之迹,有大气包举之也。俯仰古今声情悲壮,固是雄杰之作。

《唐三体诗评》:

触目崄艰,并不得如襄王、宋玉之遇,是其托寄所在也。

《古唐诗合解》:

前解写松滋渡望,后解写望峡中,通篇不离“望”字。

《唐诗成法》:

一、二松滋渡,又点时。中四望峡中景物。“秦灰”,借《史记》白起烧夷陵,实暗用劫灭事,言沧桑多变也。七、八既见神女荒唐,又吊先主之遗踪,遥应秦灰句也。

《唐诗别裁》:

望峡中(首联下)。正写望峡,警拔(“巴人泪应”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冯舒:秀便工致 何义门:量移夔州诗,妙在浑然不露。后四句言触目崄艰,求若宋玉之遇襄王,亦不可再,所谓一生不得文章力耳。纪昀:中唐本色,惟结二句不免窠臼。无名氏:刘中山律诗虽不及柳州之镵刻,然自有华气。

《昭昧詹言》:

起句松滋渡。以下七句,皆峡中景,有“望”字意。一直说去,大气直喷。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

求古人遇主之遗迹,而不可得也。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