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云溪友议》:中山刘公曰,顷在夔州,少逢宾客,纵有停舟相访,不可久留,而独吟曰:“巴人泪逐猿声落,蜀客舟从鸟道来。”
《批点唐音》:此篇尚存中唐气调。
《批点唐诗正声》:韵格落盛唐诸公后,而所得亦自深浑。
《诗源辨体》:七言律如“南荆西蜀”、“南宫幸袭”、“渡头轻雨”三篇,声气有类盛唐。
《唐诗解》:此眺望而怀古也。言细雨沾梅,冰雪初解,山峡之波从天而下,于是瞻楚望。
《唐诗鼓吹注解》:十二碧峰不知何在,但是永安宫外一荒台而已。盖亦远望而深致其感古伤今之意欤?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题是“望峡中”,只写“望”字意。轻雨洒梅,必是交春时候;雪消水来,必是腊尽春初时候。唐人写景,各有分寸,不轻下笔呵知。……三、四皆望中可见之景,有无限感触意。五、六皆望中可想之事,有无限低徊意,“碧峰”“永安”一结最为尽致,欲写无“碧峰”,偏写有“荒台”,令人悠然神远矣。
《唐诗评选》:自然感慨,尽从景得,斯为景藏情。
《唐诗贯珠》:通篇典丽工切,洵是名家之作。
《唐七律选》:寄慨廓然。
《唐诗绎》:八句劈头将“渡头”二字引起,一句一意,自近而远,俱为写望峡之景,而不见堆垛之迹,有大气包举之也。俯仰古今声情悲壮,固是雄杰之作。
《唐三体诗评》:触目崄艰,并不得如襄王、宋玉之遇,是其托寄所在也。
《古唐诗合解》:前解写松滋渡望,后解写望峡中,通篇不离“望”字。
《唐诗成法》:一、二松滋渡,又点时。中四望峡中景物。“秦灰”,借《史记》白起烧夷陵,实暗用劫灭事,言沧桑多变也。七、八既见神女荒唐,又吊先主之遗踪,遥应秦灰句也。
《唐诗别裁》:望峡中(首联下)。正写望峡,警拔(“巴人泪应”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秀便工致 何义门:量移夔州诗,妙在浑然不露。后四句言触目崄艰,求若宋玉之遇襄王,亦不可再,所谓一生不得文章力耳。纪昀:中唐本色,惟结二句不免窠臼。无名氏:刘中山律诗虽不及柳州之镵刻,然自有华气。
《昭昧詹言》:起句松滋渡。以下七句,皆峡中景,有“望”字意。一直说去,大气直喷。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求古人遇主之遗迹,而不可得也。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兄情分偏睦早忝游旧因成是诗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凄凉同到故人居,门枕寒流古木疏。向秀心中嗟栋宇,萧何身后散图书。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算生涯尚有余。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
赠同年陈长史员外
明州长史外台郎,忆昔同年翰墨场。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推贤有愧韩安国,论旧唯存盛孝章。所叹谬游东阁下,看君无计出恓惶。
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因寄
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楼依新柳贵,池带乱苔春。云水正一望,簿书来绕身。烟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
伤我马词
生于碛礰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浏览全部 897 首
巫山高
巫山峰十二,缥缈倚层空。细雨猿声外,轻云鸟道中。江流巴子国,月出楚王宫。旧馆今何处,茫茫梦不通。
荆南道中
十月荒郊雪气催,依稀愁色认阳台。游秦分系三条烛,出楚心殊一寸灰。高柳莫遮寒月落,空桑不放夜风回。如何住在猿声里,却被蝉吟引下来。
梅子黄时雨
云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纹成浪衣成雨。茶瓯注。新期竹院,残梦莲渚。应误。重帘凄伫。记并刀剪翠,秋扇留句。信那回轻道,而今归否。十二曲阑随意凭,楚天不放斜阳暮。沉吟处。池草暗喧蛙鼓。
严陵钓台
晴江万里绿波来,惆怅君房去不回。秦苑河山归故国,越乡云雨庇荒台。春风一道江蓠绿,落日千峰杜宇哀。欲访钓船无处所,野花如雪满汀开。
题新涧亭
今日望乡迷处所,猿声暮雨一时来。
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