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
戚戚抱幽独,宴宴沉荒居。不闻新欢笑,但睹旧诗书。 艺檗意弥苦,耕山食无余。定交昔何在,至戚今或疏。 薄俗易销歇,淳风难久舒。秋芜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薙草恐伤蕙,摄衣自理锄。残芳亦可饵,遗秀谁忍除。 徘徊未能去,为尔涕涟如。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收拾古所弃,俛仰补空文。孤韵耻春俗,余响逸零雰。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众蕴有余采,寒泉空哀呻。南谢竟莫至,北宋当时珍。赜(一作颐)灵各自异,酌酒谁能均。昔咏多写讽,今词讵无因。品松何高翠,宫(一作翠)殿没荒榛。苔趾识宏制,沙潨游崩津。忽吟陶渊明,此即羲皇人。心放出天地,形拘在风尘。前贤素行阶,夙嗜青山勤。达士立明镜,朗言为近臣。将期律万有,倾倒甄无垠。鸑鷟应蟋蟀,丝毫意皆申。况于三千章,哀叩不为神。
秋怀 其六
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纤辉不可干,冷魂坐自凝。羁雌巢空镜,仙飙荡浮冰。惊步恐自翻,病大不敢凌。单床寤皎皎,瘦卧心兢兢。洗河不见水,透浊为清澄。诗壮昔空说,诗衰今何凭。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咫尺不得见,心中空嗟嗟。官街泥水深,下脚道路斜。嵩少玉峻峻,伊雒碧华华。岸亭当四迥,诗老独一家。洧叟何所如,郑石唯有些。何当来说事,为君开流霞。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明明三飞鸾(一作步兵与双鸾),照物如朝暾。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岂知鶗鴂鸣(一作鶗鴂等闲鸣),瑶草不得春。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浏览全部 549 首
诗境
流水环诗境,未容尘土侵。步迂松径曲,坐占草堂深。秋句蛩分和,山杯鸟劝斟。好怀无客共,相对一瑶琴。
中元后一日复热 十九叠韵
解夏幽人苦未能,江城飓过暑犹仍。秋云枉作奇峰势,望雨心情不自胜。
入青城山门诗 其二
一径石墙分竹色,两桥涧水和松风。山灵怜我嗜幽胜,洗出林峦晚照红。
晚步南溪弄水
吾庐在南溪,溪北北山半。山空谁肯邻,影静鹤为伴。万松当篱落,千岩上几案。花草岂厌多,不多亦堪玩。一丘万事足,半点无外羡。如何濯双缨,独欠泉一眼。晚晴漫野步,偶到溪侧畔。颇怪清浅流,雪后劣如线。相将二三子,一笑出奇观。琼砂杂瑶砾,掇拾作微堰。锵然便淙琤,清若奏琴阮。当流立孤石,滟滪忽童丱。不塞势何怒,惟激声故远。从今日日来,愁肺要湔浣。儿童俾勿坏,鸥鹭好看管。
寄题朱景元直节轩二首 其一
见说幽居似渭川,一川脩竹雪霜寒。如何剪得苍苍玉,乞与诚斋作钓竿。
疏影 咏梅影
琼妃卧月。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离魂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算如今、也厌娉婷,带了一痕残雪。犹记冰奁半掩,冷枝画未就,归棹轻折。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早又是,翠荫蒙茸,不似一枝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