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题月潭方丈
嵩山古禅林,俯有潭一镜。中涵片月朗,了了能见性。月即是圆觉,潭即是清净。清净而圆觉,何以得究竟。鼻端一点白,而具法眼正。指亡轮灭没,千江烟相映。寒山叫不应,谁与足幽咏。众生在黑劫,转脚成踏暝。脱落众浊源,舞影秋夜静。
赤壁矶
秋清亦足发,弄水俯晴川。顾影非坡月,昂首是梵天。人才三国后,边信十年前。吹笛归樊口,芦花落满船。
雨后见酴醾
夜来一过雨,万红不留迹。草木是寻常,奈何春失色。园林肯忍耻,人眼看不得。向来倾艳时,天女几夺织。今朝有差事,泥土蒙文饰。素花最后出,到骨是一白。东官赏其韵,居然班十客。著处合摇台,残垣不三尺。故家美风味,可怜六月息。相逢各默然,笑口不得擘。造化则剧耳,风檐重嗟惜。
庚午蛾眉亭 其二
月明宫袍窅窅,新沙钓艇浟浟。犀口不能一语,蛾眉只管千愁。
赠云留道人 其一
咸池沐发扶桑晞,只手横捉邓林枝。楚人六月请时雨,呼唤雷公似婴儿。
三用韵谢士安
清言一掬解千纷,又向名家见大君。北海无风鹏不运,南山有雨豹能文。更令此手曾扶日,未必吾冠不切云。鼻已辛酸复何事,天寒梅气只心闻(同上书页九八六)。
浏览全部 135 首
寄刘后村王臞轩
君子仁柔义也刚,须知自胜乃为强。书因雁断疑天远,诗带梅来特地香。一鹗先从云外去,四鸿宁久橘中藏。圣朝出处非无意,衣锦何由恋故乡(同上书页七三二)。
城南道中有感
行李萧然一束书,城南触目更愁予。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驴。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
掩卷有感
少年虽读书,每恨性疏懒。中年颇自励,已叹岁月短。学不到圣贤,此意终未满。甑空不忧饥,衣垢不思浣。区区管晏事,端可付一莞。羸然八十翁,风雪卧空馆。
寄题胡基仲故居
忆昔公来一束书,萧然不复畜僮奴。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才气沙尘埋巨阙,文章林壑吼于菟。旅坟三尺云门寺,又见离离长绿芜。
寄友人
少年锐气尽消磨,岁月相随醉梦过。今古悠悠交道变,江山渺渺俗人多。绝弦应为无知者,鼓瑟其如不好何。从此诗筒频寄取,莺花时节莫蹉跎(同上书页六四五)。
颂古二十一首 其二十
大众退后,衲僧去就。岂用机关,那容体究。蓑翁老熟惯风波,桡棹不施船放溜(同上书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