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镜》:高风雅韵。
《唐诗归》:潭云:情想在此三字(“殷勤为看”句下)。谭云;深曲之想,说来全不费力(“征夫身上”句下)。钟云:至情重义,尤此不成乐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其思曲而曲。周敬曰:深婉,结极细腻。顾璘曰;酸苫殷勤,理极情极。周珽曰:从忧苦中酿出一段悲怨之语,真所谓笔下全是血,纸上全是魂也。
《唐风定》:意婉辞雅,似非仲初所及。
送杨少尹赴凤翔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得钱祗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题渭北寺上方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十余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
江亭寒日晚,弦管有离声。从此一筵别,独为千里行。迟迟恋恩德,役役限公程。回首吟新句,霜云满楚城。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 竹岩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 其一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送从弟删(一作彤) 东归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浏览全部 494 首
寄衣曲
家机织得流黄素,首尾量来宽尺度。象床玉手熨帖平,缓剪轻裁烛花莫。含情暗忖今瘦肥,著处难知宜不宜。再拜征人寄将去,边城寒早莫教迟。归掩双扉空泪落,旧绣遮身晓寒薄。良人早得封侯归,妾身何愁少衣着。
寄衣曲
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寄衣曲
貂裘虽云温,非妾手中迹。唯此万里衣,一针三叹息。叹息恐人闻,缝时常避人。开缄勿嫌涴,中有双泪痕。江南十月雁初飞,边地才秋塞草衰。衣成妾手君宁见,寒到君边妾自知。寄书问征夫,好在何当还。西风吹妾梦,夜度鲁阳关。
题扇 贫女扇
妾有一尺绢,已为身上衣。自织清溪蒲,团团手中持。朝寻麦陇去,暮汲水泉归。无人不看妾,不使见蛾眉。
纪怀并引 纪怀并引 其十五
初宿邯郸署,偶闻邻妇啼。声声如有诉,多云有所思。不作双飞鸟,却为征夫妻。征夫妻犹可,边塞苦谁知。不愁衣带缓,但恐寄衣迟。砧杵家家急,贱妾心独悲。手纫衣未成,衣成附阿谁。
送衣曲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半年著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