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读守道诗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日(吕本作力)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
观苏仲南诗卷
苏子诗如刃发硎,十章入耳韵泠泠。文章三昧无多子,祇守君家旧典刑。
老舅寓陈诸况不能尽布以二诗代书得閒为和佳也 其一
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
寄荣子雍三首 其三
家家新酒滴新醅,残岁峥嵘春欲回。霜野寂无新到雁,雪林寒有欲开梅。关河路永双横辙,天地身閒一举杯。酬答风光千点泪,怯将愁眼更登台。
周氏行
亭亭美人舟上立,周氏女儿年二十。少时嫁得刺船郎,郎身如墨妾如霜。嫁后妍媸谁复比,泪痕不及人前洗。天寒守舵雨中立,风顺张帆夜深起。百般辛苦心不惜,妾意私悲鉴中色。不如江上两鹭鸶,飞去飞来一双白。长淮杳杳接天浮,八月捣衣南国秋。谩说鲤鱼能托信,祇应明月见人愁。淮边少年知妾名,船头致酒邀妾倾。贼儿恶少谩调笑,妾意视尔鸿毛轻。白衫乌帽谁家子,妾一见之心欲死。人间会合亦偶然,滩下求船忽相值。郎情何似似春风,霭霭吹人心自融。河中逢潬还成阻,潮到蓬山信不通。百里同船不同枕,妾梦郎时郎正寝。山头月落郎起归,沙边潮满妾船移。郎似飞鸿不可留,妾如斜日水东流。鸿飞水去两不顾,千古万古情悠悠。情悠悠兮何处问,倒泻长淮洗难尽。祇应化成淮上云,往来供作淮边恨。
春日杂书八首 其四
春风无形迹,贫舍亦时至。欲将桃李蹊,易此冰霜地。朝阳屋角暖,岸帻散衿袂。迹来饬妻子,裘纩且饮费。那知事大谬,暮雪卷风至。单衣不得出,宛转眠被袂。亦知事不久,顷刻度匪易。四邻同一欢,初不办此计。天公擅万物,与夺得自恣。如何倒寒燠,乃以命为戏。
浏览全部 2266 首
乐游原
重冈带南山,起伏波涛惊。古原枕隑洲,森爽东西横。阴宿忽自开,秦川一半明。莫动兴废悲,惟喜禾黍晴。
送陆纂父山人还洞庭别业
他乡相见又离群,满目西风落叶闻。二水空洲孤棹远,三吴秋色一江分。白衣出郭金陵雨,绿酒看山震泽云。从此游踪各南北,月明无处不思君。
二月七日夜泊许村遇雨
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
扬州城楼
东南赋甲天下处,万里西风生黍禾。禹贡九州今见一,晋军三役古无多。水包楚蜀虽朝海,山引终嵩只隔河。安得六飞时此驻,棘间咫尺望铜驼。
苦雨
秋雨连三月,愁吟野水濆。渐看禾黍没,难使渭泾分。山泽才通气,天霄便作云。民忧昏垫苦,苦语不堪闻。
宿松岿
鸟雀栖烟树,牛羊下夕原。危峰疑阻路,曲径又通村。雨意连山暗,虫思彻夜喧。数程已不远,十度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