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十二月二十六日旦闻东堂啄木声忽记作福昌尉时在山间环舍多老木腊后春初此鸟尤多声态不一今琵琶筝中所效既不类又百不得一二云
睡余闻啄木,忽忆福昌春。官舍题诗壁,如今经几人。犹能老耽酒,依旧拙谋身。尚想兰宫路,东风清洛滨。
于湖曲(有序)
武昌云旗蔽天赤,夜筑于湖洗锋镝。巴滇騄骏风作蹄,去如灭没来不嘶。日围万里缠孤壁,虏气如霜已潜释。蛇矛贱士识天颜,玉帐髯奴落妖魄。君不见铜驼陌上尘沙起,胡骑春来饮瀍水。浮江天马是龙儿,蹙踏扬州开帝里。王气高悬五百秋,弄兵老濞空白头。石城战骨卧秋草,更欲君王分上流。
任仲微阅世亭
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及其利害出,倏已亡其人。今古同此恨,愚智竟谁分。哀哉老任公,英魄久已沦。惟余亭下柏,阅世盘深根。纷纷凡草木,几变秋与春。朝菌与蟪蛄,尽死我独存。任公不及见,见其贤子孙。请君利斯奇,仍复大其门。
绝句
坐局归来已暮钟,濛濛寒雨湿裘茸。正须墙下一壶酒,不怕江头三日风。
次韵秦七寄道潜
衰疲久厌五更朝,每愧冥鸿在泬寥。顾我尘冠彫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
题南禅院壁二首 其二
秋林落叶已斑斑,秋日当庭尚掩关。扫榻昼眠听鸟语,可怜身世此时閒。
浏览全部 2266 首
次韵王彦昭感秋三首 其一
木落风高秋雁归,初晴野水涨清伊。东流会向淮南去,凭寄秋来无限悲。
郭沫若氏自长江战线归来谈及寒衣与文人少在前线事两首 其一
洞庭木落雁南飞,血战初酣马正肥。江上征人三百万,秋来谁与寄寒衣?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王孙我辈人,著身一云壑。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天公亦好奇,与著寻山屩。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我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白鱼能许肥,宿昔鲙叶薄。枨香已思侬,吴齑真可作。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
即事 其五
风急收残雨,花轻点客衣。江山争秀发,燕雁不同飞。异县交游少,中原信息稀。王师战甚苦,方解蔡州围。
北归留别兆孺
泽国寒仍早,江城木叶稀。何人歌杕杜,有客赋无衣。沅芷宜修佩,商芝可疗饥。相思付朔雁,还共楚云飞。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寸肠愁断。目送斜阳岸。枫落吴江秋水漫。盼杀南来征雁。绮窗好梦初成。梦回相见卿卿。明月西风夜冷,苍梧乱影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