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上元旦 早起赠同游者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汴上书事
荒陂浮雁啄寒水,古木老乌啼夕阳。酒市喧呼人醉余,丛祠歌舞岁丰穰。黄花半落经寒雨,红稻初坚得早霜。倚岸老枝榆骨白,出林丹实柿肌黄。空林啅起团惊鹊,槁叶悲啼有暗螀。腰兔暮归人臂隼,扣门问宿客担囊。貂裘西去冲寒早,泽国东归寄梦长。入洛自惭文价薄,却凭山水助清狂。
石楼
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奔腾去莫脱,摆掣姿骁猛。嘈嘈战风霆,万鼓助其劲。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我来怯初登,注视久乃定。悠悠山川阔,寸目罗万景。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会期山月出,一啸清夜永。
七月七日晚步园中见落叶如积感而作
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衡茅望故里,渔钓寄余生。放逐逢艰岁,藜羹未敢轻。
宿泗州戒坛院
楼上鸣钟门夜扃,风檐送雨入疏棂。老僧坐睡依深壁,童子持经守暗灯。千里尘埃长旅泊,五年忧患困侵凌。谁知避世天然子,一见禅翁便服膺。
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门屏脚偶得朽梅枝截用之完固质野可喜二首 其二
简册林中老蠹鱼,年来穷谪尚耽书。竹屏风下凭乌几,画作柯山居士图。
浏览全部 2266 首
予既祀华山将之蓝田之温泉复取道骊山从者告予曰此焚书坑也予叹虐政之狂奸斯之恶为之弹指者久之于乎始皇其坑儒耶儒其坑始皇耶后人必有能辩之者虽然六经之道炳如日星而阿房之宫骊山之墓盖已付楚人之一炬牧竖之遗烬矣太息之不足因作长歌以哀之
我来刮目骊山下,为爱骊山一驻马。从臣指我焚书坑,不觉风前清泪洒。却忆当年秦始皇,鱼肉六国真豺狼。奸斯阿附助凶燄,困敝黔首如牛羊。虐政翻嫌人腹议,偶语诗书者弃市。秦人乃以死为安,争敢编青作私史。六经诸子尽输官,章缝无复儒衣冠。万卷千编归一炬,守尉谁敢留余残。讵识诗书如日月,日月遭秦真暂蚀。孔壁还藏科斗文,至今日月同无息。祖龙死去楚人来,秦宫三月飞烟埃。空有骊山山下墓,珠襦玉匣俱成灰。远恨狂秦还一笑,驱车又上蓝田道。斜阳荆棘满荒陵,行人惟吊旌儒庙。
阿房
百里骊山一炬焦,劫灰何处认前朝。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
反覆吟
东关昼宴宵流血,北里暮耕晨建节。金珠无胫走如飞,奄忽废兴那忍说。君不见青冈头,墓砖云是晋桓脩。发掘近遭群盗手,峨峨疑冢已千秋。
杂兴十二首 其五
古人谨庙萃,后世重墓藏。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含襚富珠玉,所见尤不长。自从开辟来,天地几战场。祸乱遭发掘,不免帝与王。甚者有逆孙,暴其先世丧。何由系彼颈,巨刃挥天扬。
挽何仲畴
南朝人物数君家,异代兴衰一叹嗟。独羡中流存砥柱,那知清骨葬烟霞。诗书在笈从儿读,翰墨留香与世夸。重过东桥堪洒泪,春风吹落墓前花。
狄仁杰
天理何曾一日亡,始终感悟为存唐。平生独有知人鉴,身后功名付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