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将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境界中来表现,表情达意极为含蓄。全词将咏柳与写人熔于一炉,通过叙写伊人在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而仍有不满一事,塑造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谓从外间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栽种在后院,从此它就脱离了横遭攀折飘零之苦。言下之意颇为自得。杨柳垂条轻盈袅娜,在诗词中常与美人纤腰互为比喻 。此处说“学舞宫腰”就将杨柳拟人化,开篇便宛然有一个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在。“学舞”云云 ,可见其年尚小 ,不特“二月青犹短”的形容而然 。这样 ,移柳之事似乎暗示着一个小歌女脱离风尘,进了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变:“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灞陵亦作霸陵,乃汉文帝陵寝所在,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不言自明。二句暗示歌女脱离为人随意作践的境地,有了一个好心的主人扶持。
过片“几叶小眉寒不展”,以杨柳嫩叶比美人之眉,仍是继续前面的拟人,连下句依然显现着那个小歌女的形象。叶儿“寒不展”,状歌女颦眉情态,表明她心绪不佳。“莫唱《阳关》”四字暗示出离别情事 。《阳关》,曲辞即王维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别曲也。与谁离别呢?看来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 ,他将外出,故伊人依依难舍 。“真个肠先断”的“肠”与“眉”一样是柳的借喻。末二句进一步点明断肠原因,兼寄词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题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的名句 。那柳丝似乎条条尽是离人怨苦的具象了。
谢池春慢 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恨春迟 其一
好梦才成又断。日晚起、云亸梳鬟。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红柱溪桥波平岸。画阁外、落日西山。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眠。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沁园春 寄都城赵阅道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置盂天下,此外何思。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
定风波令/定风波 其三 再次韵送子瞻
谈辨才疏堂上兵。画船齐岸暗潮平。万乘靴袍曾好问。须信。文章传口齿牙清。三百寺应游未遍。□算。湖山风物岂无情。不独渠丘歌叔度。行路。吴谣终日有余声。
劝金船 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光生飞动摇琼甃。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
浏览全部 212 首
蝶恋花
移得绿杨栽後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浣溪沙 其二 其七
学画双蛾苦未成。鬓云新结翠鬟轻。伴人歌笑已多情。飞絮乱花闲院宇,舞鸾歌凤小娉婷。阳关休唱断肠声。
少年游 其二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南乡子 其一
何处可魂消。京口终朝两信潮。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催促行人动去桡。记得旧江皋。绿杨轻絮几条条。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蓦山溪
黄金线软,玉露声轻润。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
蓦山溪
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