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通判国博中斋诗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于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子思著篇究根柢(活字本作本),王通命说垂仪刑。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氓。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紫微舍人宋公爱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诗以纪盛美二首 其二
君王赐第御灵和,兄弟同时捷隽科。名占风雷三级遍,恩沾雨露一门多。衣冠盛事喧金榜,里巷荣归缀玉珂。他日凤池须接翼,侍中阴德有余波。
和施耕进士忆竹
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秋空碧新弄,无处停幽禽。安得青玉枝,来作半亩阴。终朝对几榻,岁寒结知音。于焉傲富贵,追踪晋贤林。
送紫微沈舍人守越州
翁子怀章未足多,会稽归日已蹉跎。舍人绿发垂金印,院吏朱衫导玉珂。去国忠心倾斗极,过乡喜气压江波。君王许便双亲养,奈渴黄麻紫诰何。
初秋与赵无愧小饮下关河亭季秋送客复至其间偶成短句
秋早津亭一笑歌,红妆晚景落清波。重来霜后攀疏柳,更向风前数败荷。物理盛时能有几,人生乐处亦无多。不知当日樽前曲,却傍谁边敛翠娥。
雨夜舟中
岸鸣连夜雨,舟系数家村。防盗频敲柝,愁吟早闭门。呼儿陈小酌,忆弟动归魂。安得晴风起,吹开波浪浑。
浏览全部 834 首
汪舟次先生临晋唐诸帖卷 其三
鸿词诸老各精神,却忆先人蹑后尘。都为文名掩书法,劫灰无处觅青珉。
赠孙何丁谓
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
次前人游鉴湖
湖治谁能继后尘,马侯祠阁至今存。穷源上达仙翁井,引派旁通吏部园。红旆遍游偿素志,画桡归去近黄昏。别怀屈指期将半,况属乡州役梦魂。
次韵钟汝楫
钟郎耐暑如被酒,亦复不闲读书口。胸中莫可渚涯窥,笔下时作蛟龙吼。老夫瞠若终后尘,儿子徒劳汗流走。中年眼见花,养痾肘生柳。漂然振我衰懦气,此士此诗今仅有。亦思琢句与周旋,强敌当前难措手。
竹隐图
昔有君子,隐居种竹。截简著书,垂竿钓玉。委顺暮年,孰继芳躅。二子秀发,郁若篬筤。文章云锦,节操冰霜。图诸座右,庶几羹墙。
丙辰二月上丁释奠致斋于经史阁呈郡僚
泮水分明记旧游,上丁祠事得重修。音遗金石疑犹在,菜有蘋蘩信可羞。老我今惭郡文学,诸生试觅汜乡侯。缅怀安定规模远,杰阁城西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