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过高台寺
著屋悬崖畔,开窗叠嶂秋。半攲云榭冷,不断石泉流。茗椀味能永,竹风声更幽。平生版庵老,得句似汤休。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五
亭畔薰风尽日凉,来从水面过新篁。悠然但觉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
安国晚酌葵轩分韵得成字
桐花三月寒,风雨满江城。使君晚被酒,千骑过友生。名谈宿雾捲,逸气孤云横。挥斥看墨妙,笑语皆诗成。人物有如此,尔辈赖主盟。更呼南邻客,共此樽酒倾。爱我庭下竹,头角方峥嵘。永怀冰雪姿,宁复世俗情。新篇一湔祓,凡木不足程。愿言谨封殖,岁晚长敷荣。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一章)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二章)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三章)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四章)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五章)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六章)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七章)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八章)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九章)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十章)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一十一章)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一十二章)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一十三章)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一十四章)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一十五章)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一十六章)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一十七章)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一十八章)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一十九章)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二十章)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二十一章)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二十二章)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二十三章)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二十四章)
初春和折子明岁前两诗 其一
古今同活法,妙处在阿堵。浮云不作祟,白黑可坐数。穷冬掩关卧,岂为作诗苦。挑灯读韦编,至味可深咀。
送林择之
遗篇寂寞论心少,一见吾人意已倾。冰雪持身金石志,它年事业更光明。
浏览全部 552 首
纪慈训
尔上金陵去,何事泪浪浪。阿郎听吾训,朝夕慎莫忘。尔心虽慈善,尔性何太刚。半生滨九死,天度幸汪洋。古人佩韦弦,国手审温凉。良玉比君子,何事不易方。罔发他人隐,罔恃自己长。扬善不扬恶,齿颊有余芳。循循身有德,汪汪度难量。和气蒸闺阃,子嗣自繁昌。勉哉崇令德,古语戒垂堂。阿儿听我训,朝夕慎莫忘。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其二
一第固已晚,九迁人共期。功名虽有命,寿考独无时。门士韬圭璧,诸郎袭礼诗。他年振儒学,犹慰九原悲。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一十二
礼之有本,子能启问。大哉斯言,光昭明训。德辉泰山,诬祭莫奋。崇兹祀典,盍永令闻。
李新仲圭同游醮坛归以诗告别次韵
别去名场叹滞留,肯来空谷话清幽。知君有约趋金马,笑我无心对白鸥。千顷量陂能却老,一编家学莫他求。相将杖履题诗处,跨鹿山头记旧游。
送归使绝句 其三
百年诗礼训,惟彝仲容贤。慎勿如痴叔,膏明适自煎。
林湘乡出其先人诗卷题其后二首 其二
松陵我亦屡曾经,几欲张帆过洞庭。愿借此诗传善本,教儿诵读醉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