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快》:此手心一条水,即所云“胸中万古刀”也,未知此秀才能用否?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如《越绝书》说:“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如李贺诗:“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陈志明)
老恨
雪(一作风)打杉松残,补书书不完。懒学渭上翁,辛苦把钓竿。
修养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一作必不)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汨没随埃尘。
古怨
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山头一怪石,长作望夫名。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范忠韩喜得刘先生诗
玉尺沈埋久,得之铭篆深。指磨露正色,扣击吐哀音。
塞上逢卢仝
直到桑乾北,逢君夜不眠。上楼腰脚健,怀土眼睛穿。斗柄寒垂地,河流(一作黄河)冻彻天。羁魂泣相向,何事有诗篇。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祗见李耳书,对之(一作为我)空脉脉。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若问(一作自古)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浏览全部 31 首
平江太守李宝谟移漕荆湘 其一
荆溪溪上传,接畛使君贤。行旅归如市,羁游亟受廛。丰储优郡计,薄敛裕民天。谁似山阴叟,临行赠一钱。
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五
世味著人浓似酒,交情向我薄于罗。古今混混东流水,听取踏歌蓝采和。
送崔黄臣知庐山县
勿叹庐山远,天涯总是民。还家安老母,去国慕忠臣。斜月秦关晓,秾花锦里春。临行无所赠,为邑莫如仁。
送亲禅者
万木带秋声,古今念睽别。我有赠行意,临行为君说。重岩休滞云,远水且观月。生生知不知,天风助清彻。
题清凉广惠禅寺
君勿爱清凉,清凉如火如沸汤。君勿恶炎热,炎热如冰如积雪。勿爱亦可恶,未是逍遥处。君不见海会山前一条路,一车来,一车去,今古转辕何日住。落花时节雨初晴,黄莺枝上分明语。
江夏送张丞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送君从此去,回首泣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