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谁知二纪水(夏校:疑永误),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折却毛鱼一品资,吴郎声屈向吾诗。若论鲚子无从著,冤气冲喉未可知。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蜀笺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于今已踰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君今转遗重增愧,无君笔札无君才。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扯裂防婴孩。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泊下黄溪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刺艇斜阳下,耕洲载耒归。牛鸣向牢犊,犬喜入人衣。复有返樵者,檐(夏校:当为担)枯翘雉肥。
坐睡依韵和持国
坐久既生倦,渐看冠佩斜。钟声传紫禁,乌影转西华。窃印后当致,触屏前未嘉。不为疏慢意,何用北窗夸。
江邻几馔鳅
泥鳅鱼之下,曾不享佳宾。又嫌太健滑,治洗烦庖人。煎炙亦苦腥,未尝辄向唇。江侯昔南官,家膳无此珍。昨日邀我餐,下箸胜紫鳞。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
浏览全部 2929 首
韩苏祠 其一
有唐文章雄,独推韩退之。深得六经蕴,能起八代衰。才名满天下,宰执犹未知。乃依徐州牧,幕下常栖迟。建封虽荐达,参佐何能为。奋笔三上书,鸣号固不辞。于君则敢谏,于友亦善规。平生凛名义,实为百世师。
谢李侍郎(琳) 赠御书
君不见西京孝武称材雄,致治欲与唐虞同。诏求贤良论阙政,翻取曲学公孙弘。又不见文宗在唐号儒雅,制诏勤勤策群下。刘蕡切直弃不收,卒使太阿归宦者。吾皇策士亲临轩,不为故事求空言。犹疑有司效冯宿,或恐前列登公孙。九天赐下飞奎翰,照眼昭回悼云汉。抑尚忠谀有训词,品题高下由宸断。儒宗被命持文衡,银钩拜赐恩非轻。归将乐石刊圣语,分贶下及狂愚生。畎亩惓倦蓄忠愤,射策自惭言不尽。它日倘陪鸳鹭行,愿效魏公摅底蕴。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一十三
小人虽嗜学,岁月空屡勤。同门尽鸳鸾,登瀛校书芸。嗟余老西河,索居久离群。从龙从上下,愧彼油油云。
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
书名曾伏庾征西,词命宜封玉检泥。前日星垣同属咏,即时墨客已潜携。岂惟家集分门录,直(道光本作不)待郊居满壁题。更览晋祠新石刻,从来文体压梁齐。
送子容二首 其一
文人家世积清芬,二许遗风见子孙。学问共推元凯库,衣冠争望李膺门。西垣润色文还古,东土留居政有恩。归奉汉皇前席对,岂无今士所难言。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