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金舆在阊阖,箫吹满人寰。九陌行如昼,千门夜不关。星通河汉上,珠乱里闾间。谁与联轻骑,宵长月正闲。
寄建德徐元舆
才子方为邑,千峰对县门。静寒琴意古,闲厌鸟声喧。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讼稀应物咏,庭下长兰荪。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归云洞 其四 庶子泉
沙穴石窦无限泉,此泉缘底名不灭。庶子去来多少年,依旧清心共泉洁。
得余干李尉书录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瑩磨光几里。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
涂中遇雪寄希深
方为郡邑吏,日与故人违。极目千山碧,驰心一鸟飞。岸傍村杳杳,波上雪霏霏。欲寄洛阳信,溯流行客稀。
紫微 亭(在池州)
江云如旗脚,墨点飞雁行。平圃采芳菊,上水酌桂浆。为言此何时,杜子逢重阳。醉思庄生达,哂彼齐景伤。至今孤亭间,独有九日章。昔我来齐山,山僧迎道傍。骑马到寺门,乱石屹若墙。值雨不遍历,但取山泉尝。牧之旧游处,苔滑屐莫将。却返弄水涯,隔溪望青苍。绝顶见茅屋,洪波日汤汤。云霞与雁鹜,还动秋客肠。去逾十五年,游宦韩陈梁。哀哀遘祸殃,乃再居南方。欲往尚未可,追吟寄支郎。
浏览全部 2929 首
卜算子 舟行
云重压蓬低,沙积阑篙住。雨后山光绿不分,送入天边去。岸阔见长芦,村远惟疏树。薄暮渔人泛艇归,泊向荒烟际。
和程泰之阁学汎舟南溪遇雪韵三首 其三
孤雁声悲南浦,渔人冷彻归蓑。独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阳和。
秋江晚行
落日下江浔,暝色在高树。渔镫生远岸,历乱不知处。微闻柔橹声,又绕芦洲去。
望瀛亭二首 其二
北望沧溟大,茫茫天地间。回环知万里,缥缈认三山。汉使何年到,星槎度岁还。蟠桃应已熟,方朔在人寰。
逍遥歌 其三
虚无入有何踪迹,非是神光化金液。廓落方圆在杳冥,南来北去断消息。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