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逸老堂诗话》:老杜《竹》诗:“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太白《雪》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贺《四月词》云:“依微香雨青氛氲。”元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以世眼论之,则曰:竹、雪、雨何尝有香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一,从雨云写一“觉”字,言体中已有早春消息。二,从棹歌写一“谁”字,言耳畔又有早春消息。三、四,从萱柳写一“穿”字、“受”字,言眼前果已尽是早春消息也。看他写早春,渐渐由微而著,真笔墨与元化为徒也。前解写早春,此解写乐天见寄,而欲缩地同赏也。五,言雪消水添,本可放船直下也。六,言潮涌波漫,于是欲泛还止也。七、八易解。
《唐三体诗评》:涵见寄,蕴藉(“谁送春声”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新辟(“柳偏东面”句下)。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上半写早春,一是天气,二是人事,三是物情,不但有次序,风流可爱真不减灵和柳色也。下半写和乐天,湖添水色,似可放棹相寻,江送潮头,又难一苇飞渡。离群索居之叹,其谁能已耶?
古艳诗二首 其一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莺藏柳闇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书异
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奔浑驰暴雨,骤鼓轰雷霆。传云不终日,通宵曾莫停。瘴云愁拂地,急溜疑注瓶。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鲵腥。跳趫井蛙喜,突兀水怪形。飞蚋奔不死,修蛇蛰再醒。应龙非时出,无乃岁不宁。吾闻阴阳户,启闭各有扃。后时无肃杀,废职乃玄冥。座配五天帝⑾,荐用百品珍⑿。权为祝融夺⒀,神其焉得灵⒁。春秋雷电异⒂,则必书诸经⒃。仲冬雷雨苦,愿省蒙蔽刑。
遣病十首 其六
在家非不病,有病心亦安。起居甥侄扶,药饵兄嫂看。今病兄远路,道遥书信难。寄言娇小弟,莫作官家官。
乐府古题序(丁酉) 夫远征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赵王未信赵母言,犹点新兵更填死。填死之兵兵气索,秦强赵破括敌起。括虽专命起尚轻,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绖鹅雁鸣。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
景申秋八首 其二
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啼儿冷秋簟,思妇问寒衣。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良辰日夜去,渐与壮心违。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次本韵)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立无蹉跎。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浏览全部 947 首
柳梢青 支吾
滑似莺吭,腻同花粉,软胜春波。唼喋鱼儿,欲开还闭,慢送香和。樱桃红透微涡。正颤动、知君谓何。故故支吾,怎能消受,一曲清歌。
赋苇
山居种苇意如何,相见沧江渺渺波。窗外近移秋色早,夜来偏觉雨声多。微风动叶蜻蜓立,暗浪冲根郭索过。谁解写成团扇面,萧萧残雪卧渔蓑。
人日
新年人日至,殊觉客愁多。故国音书杳,南天物气和。城春偏雨雪,江暝足风波。无限扁舟意,吾将咏棹歌。
海子上即事
驰道尘香(一作紫陌香尘)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光风已转瀛洲草,细雨微添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此诗一作卢亘)。
送闽藩从事考满
西游怅饮气偏豪,多少同声惜户曹。别路断鸿将去棹,乱山残雪送征袍。蓬莱春近莺声早,阿阁云开凤影高。明到五门朝觐后,相思空有梦魂劳。
芳池春水
芳池一曲接银河,分得天家雨露多。新涨受风牵翠縠,好山随月堕青螺。百年蘋藻沾余泽,三月鱼龙涌漫波。犹记临流泛春酌,倚阑同和濯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