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序(丁酉) 忆远曲

乐府曲辞
乐府古题序(案:丁酉。):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际。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采民氓者为讴谣,备曲度者,总得谓之歌曲词调,皆斯由乐以定词,非选调以配乐也。由诗而下九名,皆属事而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也。而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尽编为乐录、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余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题,往往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刘补阙之乐府,肇于汉魏。按仲尼学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齐犊沐作雉朝飞,卫女作思归引,则不于汉魏而后始,亦以明矣。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昨梁州见进士刘猛、李余,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选而和之。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若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特书列女之类是也,其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则由家止述军输、捉捕词先蝼蚁之类是也。刘李二子方将极意于斯文,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饭。

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

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

君今夜夜醉何处?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

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评析

《优古堂诗话》:

元微之《忆远曲》云:“水中书字无字痕”,白乐天《新昌新居》云“浮荣水画字”,意又相类。

《载酒园诗话又编》:

微之自是一种轻艳之才,所怍排律动数十韵,正是夸多斗靡。虽有秀句,补缀牵凑者亦多,宜为大雅所薄。集中惟乐府诗多佳,如《忆远曲》:“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小胡笳引》曰:“流宫变徵渐幽咽,别鹤欲飞纹欲绝。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皆工于刻画也。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