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升庵诗话》: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此用其语,如李光弼将子仪之师,精神十倍矣。
《唐诗正声》:吴逸一曰:“水殿”映带“芙蓉”,“香”字亦从“芙蓉”生意。
《批点唐音》:句好。
《唐诗选》:如泣如诉,令人欲绝。
《唐诗归》:钟云:语意浑稚。妙悟求诸言外。
《唐诗解》:此宫人自借其貌也。“香”字跟着“芙蓉”来,语意浑雅。不当解以肤浅穿凿,俟妙悟者求诸言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诗奋轮辕徒饰之意。高柄曰:声俊而婉,句丽而沉。周启琦曰:元瑞谓江宁“言情造极”,最窥其微。
《唐贤三昧集笺注》:袁石公云:思时不怨,弃而待用,雄厚之情可想。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诗(按指《西宫春怨》与本诗)极婉极丽,极沉极响,言情写景,入微造极。“奉帚平明”差觉格峻耳、二诗较胜之。
《唐诗笺注》:芙蓉寂寞,团扇凄凉,偏借美人珠翠伴说,相形亦以自况。含情相待、明月空悬。用《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徂清夜于洞房”语。“水殿风来珠翠香”、承明上“不及”意,艳极。下接“却恨”、“含情”二句,怨意割露;“却恨”一作“谁分”,尤怨而不怒。
《诗式》:四句言明月正好,而君王不至,亦属空悬,然犹且有待,仍不忘于君王,此诗人敦厚之至也。前两句开,后两句合,开与合相关,须知章法之妙[品]凄丽。
《诗境浅说续编》:首句言其色之艳也,次句言其服之华也,三句见独处之经时,四句言今正月华如水。大好秋光,君王未必果来,犹劳凝望。春花秋月,皆入怨词。
送程六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题灞池二首 其二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若(一作愿)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从军行七首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浏览全部 233 首
梦归还 其二
春来有幸却承恩,花里含啼入殿门。残妆不用添红粉,且待君王见泪痕。
香水溪(在吴故宫)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铜沟宫。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绛绡围掩怯新凉,归卧芙蓉池上殿。空洗铅妆不洗妖,坐倾人国几良宵。骊山更有汤泉在,千古愁魂一种销。
拟古宫词
水殿凉生独不眠,风来忽谩凤笙传。寻常明月娟娟夜,似向今宵分外圆。
杂曲歌辞 太和 第二
国鸟尚含天乐转,寒风犹带御衣香。为报碧潭明月夜,会须留赏待君王。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东都望幸
懒脩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