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升庵诗话》: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此用其语,如李光弼将子仪之师,精神十倍矣。
《唐诗正声》:吴逸一曰:“水殿”映带“芙蓉”,“香”字亦从“芙蓉”生意。
《批点唐音》:句好。
《唐诗选》:如泣如诉,令人欲绝。
《唐诗归》:钟云:语意浑稚。妙悟求诸言外。
《唐诗解》:此宫人自借其貌也。“香”字跟着“芙蓉”来,语意浑雅。不当解以肤浅穿凿,俟妙悟者求诸言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诗奋轮辕徒饰之意。高柄曰:声俊而婉,句丽而沉。周启琦曰:元瑞谓江宁“言情造极”,最窥其微。
《唐贤三昧集笺注》:袁石公云:思时不怨,弃而待用,雄厚之情可想。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诗(按指《西宫春怨》与本诗)极婉极丽,极沉极响,言情写景,入微造极。“奉帚平明”差觉格峻耳、二诗较胜之。
《唐诗笺注》:芙蓉寂寞,团扇凄凉,偏借美人珠翠伴说,相形亦以自况。含情相待、明月空悬。用《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徂清夜于洞房”语。“水殿风来珠翠香”、承明上“不及”意,艳极。下接“却恨”、“含情”二句,怨意割露;“却恨”一作“谁分”,尤怨而不怒。
《诗式》:四句言明月正好,而君王不至,亦属空悬,然犹且有待,仍不忘于君王,此诗人敦厚之至也。前两句开,后两句合,开与合相关,须知章法之妙[品]凄丽。
《诗境浅说续编》:首句言其色之艳也,次句言其服之华也,三句见独处之经时,四句言今正月华如水。大好秋光,君王未必果来,犹劳凝望。春花秋月,皆入怨词。
句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沅志》)。娟魄已三孕。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风凉原上作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长信秋词五首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秋山寄陈谠言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黄(一作草)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浏览全部 233 首
梦归还 其二
春来有幸却承恩,花里含啼入殿门。残妆不用添红粉,且待君王见泪痕。
香水溪(在吴故宫)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铜沟宫。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绛绡围掩怯新凉,归卧芙蓉池上殿。空洗铅妆不洗妖,坐倾人国几良宵。骊山更有汤泉在,千古愁魂一种销。
拟古宫词
水殿凉生独不眠,风来忽谩凤笙传。寻常明月娟娟夜,似向今宵分外圆。
杂曲歌辞 太和 第二
国鸟尚含天乐转,寒风犹带御衣香。为报碧潭明月夜,会须留赏待君王。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东都望幸
懒脩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