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石竹
干无筇九节,叶类柳三眠。介若此君操,不因霜雪蔫。
蒋肖李潘才叔和检校园课之什再用韵为谢
随意篇章落海苔,琼瑶欲报不知裁。青蒲细草来斋几,白雪阳春走皂台。梦里勋名槐是国,閒中活计芥为杯。吟哦蒋径潘江句,浅白深红手自栽。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四
惊人诗句任人嫌,诗得春来思转添。莫道诗翁太奇崛,思如春溜泻层檐。
次韵吴季行秋怀
弹冠惊野马,束带响吴钩。意远秋多思,诗清语过愁。君当仪省户,我合老林丘。何日苕溪上,相从不系舟。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南官祝融常在望,北征太行长相随。几欲拓开令混一,虽愧力乏犹忘疲。故人将指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经行先须实古锦,及境方要褰赤帷。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自舞山折枝。有客忽传巫山高,长安不复纸价低。阳台从昔夸词赋,大夫无乃姑戏嬉。山川合因云雨祀,神明何得亵渎为。牵牛织女夸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三复新诗有如此,尽洗遗恨从今兹。蜀道虽云在天上,政誉巳逐诗声驰。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好丑东西施。愿君沧溟恢宇量,听彼瓶罂居井湄。已为下户蠲逋赋,更要全蜀俱信眉。长安父老久延颈,关外饟馈宽张颐。寂寞恐有玄尚白,留落得无素染缁。规模久矣欣济济,民俗定尔臻嘻嘻。公归得政公何疑,勿为风月镌峨嵋。归来要续峿溪颂,已赋中和宣布诗。
六月十五日西湖夜泛高炳如集客赵临安蟠老致饷同游者陈可行杨少云李元德王顺伯何绍彭张宗尹杨氏子弟侍 僧方与焉次炳如韵
西湖著明月,万象各偃伏。夙昔湖上游,赓酬动盈束。未有夜泛诗,此诺吾屡宿。剥啄闻招呼,纵臾戒行速。读君纸三过,洗我愁万斛。行行正作意,在在堪刮目。山光真起予,过雨俨新浴。精蓝憩深幽,疏篁庇脩绿。棋声节风瓯,参差自成曲。睡乍味觉甜,语软气能馥。老僧与客忘,谛紬楞严轴。小立水花净,一堤良意足。方舟晓兴动,篙人听回复。薰风散金波,心境两愁独。是中有妙句,万古无管属。诗家高书记,前赵今鲍叔。归来要推敲,遣饷到林谷。陈榻初解悬,膺门契仍笃。不遗太学蕃,王杨共高躅。陆笑阿戎谈,足以侍几牍。支郎更可人,啖蔬如啖肉。而我厕髯张,形骸愧珠玉。敢逃清白眼,仅免朱丹毂。明朝软红中,清游梦应续。未叹终滞淹,湖山已收录。
浏览全部 1091 首
游老君洞
第一真岩岂浪名,高明洞达窈而深。冠天下神仙胜境,副我生山水知音。崖激湍流腾雪玉,灯摇石莹灿星金。少焉月出东山上,何必蓬莱海上寻。
兰亭诗二首 其一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怀彼伐木,宿此良俦。修竹荫沼,旋濑萦丘。穿池激湍,连滥觞舟。
子畅雨中见过且惠以诗乃用蕃谢文显载酒之韵复用韵为答并简文显 其二
雨合茅檐书罢看,惠然君乃过苏端。浇胸细酌杯中物,洗耳饱听溪上湍。近喜同参诗有味,晚期偕隐谷名盘。因声寄谢周夫子,文行如斯古亦难。
杂兴六言六首 其五
境向静余生动,身从冗地求清。嘉树阴边听讼,流泉声里传更。
朱元晦清湍亭
青山足佳游,远睇欲无路。稍寻绝涧入,始辨云间树。泉声若招客,倚杖得夷步。惊湍泻乱石,激激有清趣。风微鸟哢幽,日彻鱼影聚。居然鱼鸟乐,正欠幽人住。野僧岂忘机,作亭以兹故。因君赋新诗,我亦梦其处。
题徐俞山居
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