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兰丛诗话》:感怀诗必有点眼处,然有点眼不觉者。如白香山《故衫》七律,点眼在“吴郡”、“杭州”两地名。故衫本不足以作诗,作故衫诗,非古人裘敝履穿之意,盖慨身世耳。斥外以来,已迁忠州,苟邀眷顾,可以召还。乃忠州不已,又转杭州;杭州不已,又转苏州。是则衫为故物,而人亦故物矣。如此推求,乃得诗之神理。
《唐宋诗醇》:所咏止一衫,而衫之色香襟袖,衫之时地岁月,历历清出;并着衫之人身分性情,亦曲曲传出,却又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亦绝不假一字纤巧雕琢。此香山擅长处,李商隐辈岂能办此!
《唐体余编》:暗藏“故”字,笔亦洒落(“袖中吴郡”二句下)。
三月晦日 晚闻鸟声
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遣脱破袍劳报煖,催沽美酒敢辞贫。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
秋虫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是人间戏一场。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夜深行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戏题新栽蔷薇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一作想)君此夜心。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浏览全部 3207 首
清远舟中
起望遥天半蔚蓝,离愁如草不胜芟。夕阳残后犹随柁,春水高时欲上帆。路近好山劳应拉,身从人海悟仙凡。同袍惜别殷勤甚,旧酒痕今在故衫。
奉送贾侍御使江外
新骑骢马复承恩,使出金陵过海门。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着酒痕。
集徐鸿胪园林
雷声起天末,骤雨忽倾盆。径引奔泉落,林栖断霭昏。残阳催去客,暝色带清樽。醉拂罗衫袖,淋漓半酒痕。
燕子楼三首 其二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二
鸣鞭适大阿,联翩渡漳河。燕姬及赵女,挟瑟夜经过。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客本倦游者,箕帚在江沱。故人不可弃,新知空复何(○同上)。
木芙蓉
素灵失律诈风流,强把芳菲半载偷。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谢莲色淡争堪种,陶菊香秾亦合羞。谁道金风能肃物,因何厚薄不相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