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言:“《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韵之声诗。今传辞虽以韩偓之作为早,但盛唐间韦应物已有其调。”旧说认为“查”即古“槎”字,词名取义与张骞乘槎到天河的传说。 ②句中的“龙泉剑”,为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太平寰宇记》载,据传有人用龙泉县的水铸成宝剑,剑化龙飞去,故称。又《晋书·张华传》记,晋人雷焕曾在丰城(在江西省)监狱一屋基下掘得双剑,上刻文字,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③句中“一张落雁弓”原作“金落雁一张弓”,刘盼遂校此句衍“金”字;任中敏(号二北)《敦煌曲校录》改为“一张落雁弓”。“落雁弓”与下句之“金花箭”,均弓箭之美称。 译文 三尺宝剑名龙泉,藏在匣里无人见。 一张宝弓号落雁,又配百支金花箭。 为国尽忠把躯捐,几番沙场苦征战。 先望立功把勋建,后去朝拜君王面。 作品赏析 戍边将军腰缠三尺龙泉宝剑,吹毛断发,寒光闪闪。只是平日里,它静静地斜卧金鞘之中,很少有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他身上佩戴的那张良弓,射雁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随身携带的百只神箭,箭羽迸发似金华,耀人眼目。他曾在出生入死的前线冲杀征战,曾为保家卫国戍边守土竭尽忠贞。他立志不断地建功立业,期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召见,扬名天下,威震八方。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是一首赞颂爱国将军之词。上片通过爱国将军佩备的剑和弓来塑造将军的形象。龙泉宝剑三尺长,剑匣里面暗收藏,一张良弓射落雁,百只箭镞闪金光。妙在不直接描绘将军魁梧的身材,而是通过这罕有的宝剑良马,使读者感受到将军的威武和超群武艺。下片着重写将军的精神风貌,揭示其内心活动。他为国竭尽忠心,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他渴望建功立业,博得君王赏赐。至此,一个性情略显张狂,但质朴率真、憨直爽朗、英武过人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光彩照人。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语言浅显明白,词风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爱国主义的乐观情调,抒发了爱国将军要求为国建功的英豪之气。
久憾缧绁之作
一从命驾赴戎乡,几度躬先亘法梁。吐纳共钦澎湃注,纵横竞揖慧风飏。今时有恨同兰艾,即日无辜比冶长。黠虏莫能分玉石,终朝谁念泪沾裳。
成都罗城北门石记
五五复五五,五五逾重数。浮世若浮云,金石一如故。与君相见时,杳杳非今土。
真人谣
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持弓向外边。
蜀人谣
黑牛无系绊,棕绳一时断。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景云舞
惟睿作圣,惟圣登皇。精感耀魄,时膺会昌。舜惭大孝,尧推让王。能事斯极,振古谁方。文明履运,车书同轨。巍巍赫赫,尽善尽美。衢室凝旒,大庭端扆。释负之寄,事光复子。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游衣复道,荐果初年。新庙奕奕,明德配天。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浏览全部 1090 首
后汉门 杨震
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句
花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只香过石桥。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一作王家)日渐长。柳垂金屋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一作夜夜)奉君王。
从军行
装刀不用金,立身不在文。昨日破邯郸,归来论功勋。君王更部位,官属冯将军。
落花四首 其一
海竭天荒有别离,义山肠断未曾知。关心娇宠都成梦,立望偏反尚可疑。万里阴浓愁未暮,三山事息忆成痴。几回雨后仍相见,一尔风前便永期。
老将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