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王待制维舟弄水亭韵
万里浮江更绝湖,扁舟东入霅川图。莫言旧菊荒三径,须信中流待一壶。今日诗筒烦远寄,昔年樽酒记相呼。立朝大节人能说,月在青天影自孤。
有感二首 其二
再有淮南乱,纷纷几战场。血腥官道雨,骨映野田霜。行阵青黄气,朝廷赤白囊。何时洗兵甲,四海重耕桑。
题东山谢安石故居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一代英姿余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八月十五日夜试院玩月呈叶判官徐教授蔡主簿
西风细逐桂枝生,秋月圆从屋角明。欢伯向人端有意,素娥于客亦多情。试吟飞鹊南枝句,更听春蚕食叶声。从此涂山添胜事,四翁相遇四难并。
永祐陵 其二
森然一径趋高爽,郁葱佳气遥相望。松声万壑奏笙竽,山形千叠开屏障。
对镜芙蓉二岭相望仅三十里高不知几百尺十步九折殆不啻蜀道之难也己卯孟秋沿檄过之仆夫告痡己亦罢极因成小诗
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曲六蛇行迥,攲危鸟道斜。白云宜入望,不怕乱山遮。
浏览全部 864 首
夜归洱海道中
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寄兴平税使何维翰
自古有离别,余今独伤悲。关河数千里,辗转劳梦思。时序倏以迁,容鬓日以衰。萧萧朔风寒,杳杳孤鸿飞。欲往良独艰,相见讵有期。商歌意无限,零泪忽沾衣。
暮归沙堤
十里黄沙海上头,数株榕叶半沧洲。西风禾黍平侵户,落日云山远带楼。雁影萧萧孤笛暮,砧声杳杳几家秋。候门稚子牵衣笑,不省微霜著敝裘。
阌乡道中
六十颓龄独可叹,五千余里一微官。河临断岸魂应断,径入寒岩胆亦寒。白雁关心秋杳杳,黄尘吹面日漫漫。篱英烂漫情如失,岭树迢遥兴欲阑。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 秋蝉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落日马上
日落荒阡白雾深,紫骝嘶顾出疏林。回头已失来时路,杳杳金盘堕翠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