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禽虫十二章 其九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菩提寺上方晚眺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寓意诗五首 其五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和荅诗十首 和思归乐 其二 和阳城驿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诗成寄与我,锵(一作铿)若金和丝。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
自请假来多少日,五旬光景似须臾。已判到老为狂客,不分当春作病夫。杨柳花飘新白雪,樱桃子缀小红珠。头风不敢多多饮,能酌三分相劝无。
赠杓直
世路重禄位,孔栖栖者孔宣。 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 二人如何人,不奈命与天。 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 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 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 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 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 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 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 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 体非道引适,意无江湖闲。 有兴或饮酒,无事多掩关。 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秋不苦长夜,春不惜流年。 委形老小外,忘怀生死间。 昨日共君语,与余心膂然。 此道不可道,因君聊强言。
浏览全部 3207 首
题家园新池
数日自穿池,引泉来近陂。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 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
宿深上人院听远泉
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一作若)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公慕治
一坛幽占万松阴,意为寻真特地深。翳翳野云披绿岸,时时疏雨洒青林。真图未落前朝手,短褐堪求古圣心。鹤辇近过游息处,桃花流水尚堪寻。
张舍人南溪别业
新田绕屋半春耕,藜杖闲门引客行。山翠自成微雨色,溪花不隐乱泉声。渔家远到堪留兴,公府悬知欲厌名。入夜更宜明月满,双童唤出解吹笙。
山居
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飞泉引风听,古桂和云攀。地深草木稠,境静鱼鸟闲。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有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
彩云归
疏钟坠响破烟霏。画屏开、几曲峰危。当霁天、万木如张盖,樵径引、草色侵衣。闲中听、乱莺娇啭,每双柑自携。隐现蛎墙,遥指地胜人稀。何期。霜斤到处,好风光、过眼疑非。石泉泪涌,相向呜咽,诉与斜晖。最不堪、空潭照影,倦鸟三匝无栖。云关外,犹有残僧月下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