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并进状 其一
祖烈鹰扬终食冀,家声泉涌旧兴谯。人伦风化归三世,王室功劳属两朝。长信深严余羽卫,閟宫崇大列宗祧。衣冠藉藉谈遗事,不尽鸿名对永昭。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三 归云洞 其八 慧觉方丈
七言老意苍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镌。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传。
西湖二首 其二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送元厚之资政致仕归苏州
笑指家园是五湖,画船东下载图书。收功玉铉丹青后,得老铜楼羽翼初。醒醉放怀从野服,登临乘兴属安车。都门饮饯光华盛,不独当年有二疏。
和陈郎中
材薄安时甘寂寞,身闲乘兴喜登临。每寻香草牵狂思,曾向幽兰费苦吟。明月几人非按剑,高山从古少知音。数篇清绝赓歌意,默见冯唐异俗心。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琅琊泉石篆 其一
阳冰绝艺天下称,琅琊石篆新有名。初留泉涯俗谁顾?一日贵重繇先生。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雨来莽苍龙蛟起,秋入寥泬星斗明。先生七言载其侧,为地自与丘山平。先生抱材置荒郡,有若此字存岩扃。当还先生坐廊庙,悉引万事归绳衡。遂收此字入秘府,不使日灼莓苔萦。高材重宝不失一,唐舜汤禹宁非朋。
浏览全部 459 首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栉沐寄道友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高星粲金粟,落月沈玉环。出门向关路,坦坦无阻艰。始出里北闬,稍转市西阛。晨烛照朝服,紫烂复朱殷。由来朝廷士,一入多不还。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青云已难致,碧落安能攀。但且知止足,尚可销忧患。
丙午年首夏患足疾六月淫雨大作狱屋中水深二尺许囚板漂没六七日始退重此湿感不能步履今一载矣殊觉衰惫恐倏殒灭为十招魂以自慰卧起慷慨援笔立就词固不能尽工也丁未年四月二十五日作 其十
男儿脚步,自有圆方。由我颠踬,之死何妨。履我后土,戴我穹苍。省我之愆,是我之狂。魂如解此,安我福堂。呜呼魂兮魂兮,聊此相将。待我罪终,任尔飘扬。
答曼叔见寄
人生风波间,触事喜乖隔。前君还里中,王事有程格。欢言不一再,归马已在轭。相期高阳秋,丛菊手共摘。惟时家多虞,伯氏遭远谪。苍黄走国门,下马拜颜色。孤舟千日宿,离思日侵迫。还家问生事,未免烦计画。自念非世器,身以闲为职。不能高奋飞,有类笼中翮。清霜落众木,诸岭应更碧。行当脱身去,烂醉松下石。
和陶西田穫早稻,并引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尚恨不持锄,未免骍我颜。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阳滩
叠嶂周遭碧,苍茫去住间。万松明远雪,一碓响空山。背日柴门闭,穿云樵路闲。此间真可乐,漂泊几时还。
将宿天心寺以失路遂止野人家
一出有百阻,吾生何太艰。问途迷野寺,积淖落前山。势以鸡晨待,聊安虎落间。浊醪无路觅,破衲与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