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音》:此篇虽晚唐语,却有可观。
《唐风定》:风气直上,高于文昌之作。
《唐诗笺要》:末三语描画儿戏行状,浮动如生。
牧牛儿
牧牛儿,远陂牧。远陂牧牛芳草绿,儿怒掉鞭牛不触。涧边古柳南风清,麦深蔽日野田平。乌犍砺角逐春行,老牸卧噍饥不鸣。犊儿跳梁没草去,隔林应母时一声。老翁念儿自携饷,出门先上冈头望。日斜风雨湿蓑衣,拍手唱歌寻伴归。远村放牧风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恶。珠玑燕赵儿不知,儿生但知牛背乐。
观峄山牧牛歌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东牧为同年王君坊外舅翁题
牧牛四方亦无著,牧牛东原爱朝暾。西北幽昧不可居,南方离火残牛群。善牧牛者随牛意,牛不能言臆自申。手攀扶叶折牛箠,蹊人之田即鞭之。若然不蹊亦不鞭,此牛与我同无为。丈人牧牛从养性,行往坐卧吾无疑。驯致白牛露迥迥,勿令斗伤扶叶枝。扶桑枝伤亦未恶,扶叶日出无光辉。
山村书所见二首 其二
荒坡茫茫牧牛童,扳角上背捷如风。腰间一枝搢枯竹,横吹短笛过村东。
江岸群牛用前韵
江边犊子喜新晴,草软沙平满意春。自食自眠渠自乐,不消多费牧牛人。
句
日坐竹马桥,夜宿牧牛轩(竹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