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为抒怀词。词人以轻灵、蕴藉的笔致,通过对夏日景物和身边琐事的描写 ,抒发了自己百无聊赖、孤寂苦闷的心绪。词中多次化用前人诗句,合数家于一炉,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谈、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周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词人观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然自得,其乐陶陶。
下片由写景转向写人,一连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活琐事。本来,这都是士大夫消夏乐闲的韵事,正好在上片的背景里展开。然而,在作者笔下,这些事似乎都有一种和韵事格格不入的苦涩味在内 ,和上片大异其趣: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寂寂长昼,作者以昏然一睡为“相宜”来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
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供人驱使,这当然会使他有着满腹的牢骚和不平。实际上,在上片表面上的闲适恬淡背后,正透露着作者孤寂落寞的情怀和无所事事的痛苦。特别是结尾处那只“立移时”的白鹭,含情脉脉,不愿离去,似乎有意要和形只影单的词人作伴,已经暗含着词人知音难求的感慨。下片身边琐事的动辄生愁,特别是第三句“日长 ”与“睡相宜 ”之间那个刺目的“偏”字,结拍那无可奈何的“自”字,都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所志未遂,华年虚度,寂寂夏日,百无聊赖,身边连一个相濡以沫的朋友都没有,他自然无法保持心理平衡了。
此词意境貌似闲适而实寓有深意,表现了词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不定、苦闷彷徨的复杂情感,体现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读之令人感慨万千。
连理枝
绣幌闲眠晓。处处闻啼鸟。枕上无情,斜风横雨,落花多少。想灞桥、春色老于人,恁江南梦杳。往事今何道。聊咏池塘草。怀县年来,萧萧壮发,可堪频照。赖醉乡、佳境许徜徉,惜归欤不早。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拈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拥鼻吟/吴音子 吴音子
别酒初销,怃然弭棹蒹葭浦。回首不见高城,青楼更何许。大艑轲峨,越商巴贾。万恨龙钟,篷下对语。指征路。山缺处,孤烟起,历历闻津鼓。江豚吹浪,晚来风转夜深雨。拥鼻微吟,断肠新句。粉碧罗笺,封泪寄与。
题崇胜寺无心庵
老鹤依林表,孤云寓山间。结茅穷释子,著身如许闲。有心即尘纷,无心犹石顽。有无心并置,日暮客来还。
三鸟咏 子规行
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蚕初眠起风日暖,梅弄黄时烟雨多。山间有径行逶迤,倦客据鞍生睡魔,奈尔思归啼鸟何。子规鸟,不如归去好。谁家西北最高楼,几为王孙怨芳草。子规怜尔解归飞,我独何心长不归。十年迹绝苏门道,梦里旧游知是非。一官窃食官仓米,十口之家饱而已。金印锦衣耀闾里,少年此心今老矣,问舍求田从此始。
题项羽庙三首 其二
楚都陈迹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不作偷生渡江计,可须千里更西来。
浏览全部 916 首
诉衷情 初夏偶成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芭蕉初绽,徙倚湖山,彩笔题诗。
山房
何处合题诗,山房病起时。晨光鸟先觉,春信柳偏知。陋学勤何益,虚名悔可追。布衾新絮暖,惟与睡相宜。
爱闲
爱闲惟与病相宜,壮岁怀归老可知。睡熟素书横竹架,吟余犀管阁铜螭。水芭蕉润心抽叶,盆石榴残子压枝。堪笑放翁头白尽,坐消长日事儿嬉。
蝶恋花 春词
巧语娇莺春未暮。杨柳风流,恰过池塘雨。芳草满庭花满树。无情胡蝶飞来去。睡起小奁香一缕。玉篆回纹,等个人分付。桃叶不言人不语。眉尖一点君知否。
题芭蕉士女
秋宫睡起试生罗,闲向芭蕉石畔过。怪底早凉欺匣扇,夜来叶上雨声多。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