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司马归州挽诗 其一
玉立气如春,魁然长者人。三朝陈素业,两郡驾朱轮。国干须名族,吾衰倚大姻。那知沙步酒,一别遂终身。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 其二
软红尘里不争新,蠹简香中却竞辰。邺架孔堂深贮腹,鲍篇陈檄妙看亲。刍粮轧轧虚旁午,岁月悠悠老秩寅。曷日阴山行汉马,大挥椽笔布王春。
游齐山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和胡黎州贺得郡韵
波间来往愿莘其,林下归飞乐鸒斯。罗致军门虽有礼,捉将官里便无诗。齐瓜有日君方往,舜牧无人我亦咨。西望雪山三百驿,何因杯酒得同持。
四和 其四
考古飗飗似见,谈王易易如闲。政尔盛之馨处,卧龙恰称兹山。
精舍
朝登山上亭,暮宿山下宅。山鸟与山花,相逢尽相识。
浏览全部 1488 首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二
拒霜著秋红,夸诩颜色好。五更青女劲,憔悴一何早。深林兰自芳,寒节耿独抱。识此知见香,鼻观不草草。
题宋周曾秋塘图(有序) 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把玩再四,敬题于后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次韩子云白莲韵
金缕不相称,纨素新裁衣。坐令时世妆,屏迹从招挥。施粉定太白,增分却成肥。须知冰雪肌,秋月扬明辉。来从姑射山,一洗百念非。何烦障青绫,高谈解郎围。亭亭翠盖中,老眼省见稀。摇风自披拂,照水相因依。傍观慎无前,恐犯丞相威。不如太华巅,食藕家翠微。
题画
林际明斜景,秋光隔水分。偶来一片雨,遂起数峰云。老树东阳赋,寒山北苑皲。无人行此径,麋鹿自为群。
咏芙蓉与菊花
秋光浓欲滴,结束东篱花。糁糁纷点缀,戢戢相参差。渊明太好事,言乐酌流霞。谁云制颓龄,为与霜争华。映水开芙蓉,丽色如春葩。谩以拒为名,青女不能加。持此问渊明,何乃吝齿牙。门外风如箭,黄落满天涯。
十四日斋宿翰林东署有怀时同寅诸君子多奉送大行赴山陵
一榻萧然紫禁东,碧天如水夜将中。繁霜气侮青绫薄,烱月光涵玉署空。林影不摇寒印地,柝声相续远含风。拥衾却忆沙河道,毳幕薰炉几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