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酬王侍御
惭非青玉制,故以赠仙郎。希冀留书閤,提携在笔床。 讵能辉绣服,安得似芸香。所报何珍重,清明胜夜光。
风筝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送僧之宣城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
归雁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 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 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啼余碧窗梦,望断阴山行。 不及瑶台燕,寄身金宫楹。
子规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芸黄壮士发,沾(一作泪)洒妖姬袂。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吾闻凤皇长,羽族皆受制。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荼蓼久已甘,空劳菫葵惠。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浏览全部 216 首
和子与王徵君中秋律诗一首
对月怜今夕,看云忆往年。秋光连武姥,诗兴在禾川。花底吹箫坐,松根枕石眠。如何继清好,高咏赏团圆。
筠溪
精舍仍幽处,深溪冒浅篁。寒声随浪起,翠影共流长。断岸通秋月,虚檐受夏凉。虽无杜陵韵,绝胜赞公房。
杂体诗 夜会问荅十 其六
忆山月(龟蒙问贲),前溪后溪清复绝。看看又及桂花时,空寄子规啼处血。
又和十六夜月
云头依旧尚团圆,未觉清光有两般。自是人心重佳节,故将今夕不同看。望中银汉祇如昨,坐久园亭又更寒。莫把盈亏妄分别,一杯到手且须乾。
客中元夕对月
异乡何处看灯好,片月多情对客悬。遥忆故人千里共,又看新岁一番圆。愁中灯火逢今夕,醉里笙歌记往年。踪迹漂流难定止,举杯端欲问青天。
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