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自题
半生作计在田庐,习懒何曾好读书。谁却画作古人样,旁边还是欠犁锄。
得蒋三湘帆札
直似家书到,欢持抵万金。七年生别梦,千里故人心。绛帐思畴昔,青袍叹陆沈。头颅如我辈,惭负寝门深。
浣溪沙
袅袅秋风到敝庐。漙漙零露下庭除。垂垂篱畔豆花疏。何限凭高怀远意,几行和泪寄愁书。衡阳今岁雁归无。
汉宫春 其一 次韵稼轩
云曰归欤。纵垂天曳曳,终反衡庐。扬州十年一梦,俯仰差殊。秦碑越殿,悔旧游、作计全疏。分付与、高怀老尹,管弦丝竹宁无。知公爱山入剡,若南寻李白,问讯何如。年年雁飞波上,愁亦关予。临皋领客,向月边、携酒携鲈。今但借、秋风一榻,公歌我亦能书。
九月初作
莫笑衡茆陋,幽情得细论。客疏惭歠醢,僧熟认敲门。杳杳烟中刹,昏昏雨外村。登高负今岁,老病易消魂。
再韵答子文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